-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最新资料推荐 ------------------------------------------------------
从邻居的不幸中学习
从邻居的不幸中学习 《世纪大拍卖》 翻译手记 张春霖 2004
年的早春二月, 我下决心挣脱办公室的琐事, 用了一个星期的休假
日, 完成了拖延已久的《世纪大拍卖》 (Sale of the Century: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Second Russian Revolution ) 一书中译稿的
校订工作。
伏案之余, 也常为电视里和网站上报道的一些故事所吸引。
月 12 日, 《焦点访谈》 :左手倒右手, 国有变私有 。
山东一家国有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在他们管理的这家企业的土
地上建立了自己的私人企业。
他们同时经营着国家的企业和自己的企业, 做着相同的业务,
国家的企业一片破败, 私人的企业热火朝天。
一手管两家,左手的钱是国家的, 右手的钱是自个儿的, 左手
跟右手做生意, 左手稍微露点缝, 钱就全到了右手 , 中央电视台
的声音显得颇有些无可奈何。
月 16 日起,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连续报道东方大学城黑幕 。
一方是手拿判决书却几年无法领到工程款、 血汗钱的建筑商和民工, 另一方是拥有 11000 多亩土地,开着高级越野车来去自如的大学城开发商; 一种景象是东方大学城高尔夫球场球客云集, 而另
1/21
一种景象是讨债的民工、 建筑商几乎挤破了东方大学城开发有限公
司清欠办的门口 。
面对电视镜头, 趾高气昂的债务人痛斥那个讨债几年没有结果而深陷绝境、 曾吞下安眠药企图自杀的农民包工头是在做秀。
月 17 日, 新浪新闻:
美国《国家利益》 网上周刊在 11 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说, 俄罗斯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成就充满仰慕, 普京要建中国式 的俄罗斯。
月 20 日, 新浪新闻转载某报记者采访专家的访谈。记者问:
中俄都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从微观上讲
中俄企业的转制有何异同 ? 专家答:
由于俄罗斯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西方式的经济制度, 而中国
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因而, 目标和结果就明显不同 。
目标和结果明显不同 , 这的确是一种广泛的共识。
记得曾经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
蒂格利茨教授, 就喜欢引用中俄两国 20 世纪 90 年代的 GDP增长曲
线。
那是一对 X 形的曲线:
中国的 GDP一路高速增长, 俄罗斯则一路下滑。
中国的读者和听众很容易读出其中的信息:
中国蒸蒸日上, 俄罗斯一塌糊涂, 目标和结果明显不同 。
几年前, 在其《经济学》 教科书中文版出版之际, 斯蒂格利
--------------------------------------------------------------- 最新资料推荐 ------------------------------------------------------
茨教授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演讲, 他那一番中俄比较把在场的年轻的中国听众说得心花怒放, 不断博得如雷般的掌声。
中俄的不同 是惊人的, 也是毫无疑问的。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取得的伟大成就的确史无前例, 确实值得骄傲。
然而, 一边校订《世纪大拍卖》 的译稿, 一边体味着电视里和网站上的中国故事, 我还是感到困惑:
尽管有如此惊人的不同, 但相同之处似乎也同样惊人。
在俄罗斯努力成为中国式的俄罗斯 的同时, 我们真能很放心地说,中国不会变成俄罗斯式的中国 吗? 比如山东的那家国企, 很
容易地让我想起本书第四章中的那位红色经理 杜杰尔尼:
他是私有化的如此积极热心的支持者, 他的工厂成为诺沃斯别斯克地区第一家被出售的企业。
在那些身处莫斯科的青年改革家眼中, 这样的行动使得杜杰尔尼成为不可多得的改革派, 一个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管理的企业转到私人手中的苏联经理。
杜杰尔尼想尽可能快地、 尽可能廉价地把国家财产买下来, 杜杰尔尼当时的经济顾问菇莫洛娃说。
问题只有一个。
杜杰尔尼决意要尽快地把他的企业买下来, 决意要成为企业的新的所有者,以致于他不想让任何法律挡他的路。
3/21
他系统地将企业的资产价值低估以便利其购买, 并操纵了一起
投资投标 , 通过这个过程, 他把企业的一部分股份出售给了一家
与他关系密切的公司。
连杜尔杰尼也只是把他的企业出售给了一个与他关系密切的
公司 , 而且还得费力气操纵一个投资招标 , 山东那家国企的经理
们好像没有费他那么多周折, 他们干脆把国企股份卖给了他们自己
的私人公司。
而且, 这显然得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