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论文
关于斗栱的研究解析
学 生:汪 韬
学 号
指导教师:项之圆
专 业:环境艺术设计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二 O 一二年五月
目 录
目录1
摘要2
关键词2
1、斗栱的诠释3
2、斗栱的描述3
2.1 斗3
2.2 栱4
2.3 昂5
3、斗栱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在各个时期的作用5
3.1 起源5
3.2 西周、南北朝6
3.3 唐代6
3.4 宋代7
3.5 辽、金、元8
3.6 明清时期8
4、结论9
1
摘 要
当我们走进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前,其屋檐下疏朗雄大的斗栱给人强烈的感受
和视觉冲击力。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有着强烈的个性,有着远看屋顶,近看斗栱
的说法。斗栱不但起到跳出以承重的作用,它的装饰价值也再木构建筑中也
有着重要意义。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说到 :“中国古代建筑有两个明显
特征 :斗栱,屋顶。”它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建筑语言符号,是我国建筑民
族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它曾在我国建筑史上绽放过异彩,得到应有的地位;
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中
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关键词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屋檐,斗栱,昂,跳,铺作
2
1.斗栱的诠释
斗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中特有的结构构件,主要是由水平放置在栱和栱之间
的方形斗,升和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的一层层探出成矩形,曲线形或折
现混合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它常见于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之间的过渡
部份。其作用在于挑出以承重,将其屋面的重量经过斗栱直接集中到柱上,
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
筑物,才有斗栱的安置。它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结
构,不仅起到很大的装饰作用,是建筑屋顶和屋身立面的过渡,在结构上起
到传递荷载的作用,更是作为我国封建社会中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的建筑
的尺度衡量标准。所以它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由于封建制度的原因,中国古代建筑最富有装饰性的特征往往被皇帝攫
为己有,斗栱在唐代发展成熟后便规定民间不得使用。
2.斗栱的描述
斗栱主要分为斗、栱和昂。
2.1 斗
所谓斗,即其上凿有槽口的方木垫块,位于一组斗栱下方的称坐斗,也称
大斗宋称栌斗,汉称栌,有时也可以单独使用。坐斗上承受昂翘的开口称为
斗口,作为度量单位的 “斗口”是指斗口的宽度。由于斗所在位置不同,所以
有多种名称。如位于挑出的翘头上的叫十八斗或交互斗,位于里挑和外挑的
横栱二端上的叫三才升,位于坐斗正上方的叫槽升子或散斗。他们的外观都
差不多只是体型有大有小,开槽口的四面和两面有区别。,
坐斗的正面叫槽口叫斗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斗口两侧
凸起得部分叫斗耳,斗口下平直部分叫斗腰或斗平,下面倾斜的部分叫斗底。
没有斗耳的平盘斗,常用于角科上。
《营造法式》“造斗之制有四”一为栌斗,二为交互斗,三为齐心斗,四
为散斗。
3
栌斗就是用于铺作最下层的大斗,常用方斗,有时也在柱头上用圆斗,此时
补间铺作上需要用讹角斗,讹角斗就是把方斗的四角刻成内凹状。
交互斗用于出挑的栱,昂上,可能因为都上的十字开口,上承十字交叉的构
件,故称交互斗,及清式十八斗。在替木下用时,只需顺身一个方向的开口。
在梁袱下横用时,及称为交袱斗。但斗长要增加。用于转角出挑及昂上时,
因不能做斗耳,即称平盘斗。
齐心斗用于斗心上,顺身开口,在用于平座出头木下时,才十字开口。
散斗用于栱的两端头,如铺作偷心亦用于华栱的跳头上,及清式的槽升子。
斗在高度上分为耳、平、欹三部,其比例均为 2:1:2,后来大多沿用此制。
清式称耳、腰、底,他们的比例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宋式斗欹是一凹曲面,
而清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