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长与面积复习.doc.周长与面积复习.docVIP

1.周长与面积复习.doc.周长与面积复习.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以探促练 整体推进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复习”教学实践与思考 浙江省杭州市和睦小学(310011) 张翼文 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复习”(人教版义务教材三年级下册P79—8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能熟练地进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计算,比较灵活地运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知识进行相关变式练习的解答; 数学思考:能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相应的数学方法进行实践、整理、发现来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通过举例、观察、发现等数学活动,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然后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 情感态度: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方法的妙处,以此树立学习数学信心,激发数学学习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第一阶段 1.课题呈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复习” 2.基本梳理。 (1)基本问题,自主解决。 ①求出下列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 (要计算长方形的必要条件是知道长和宽的长度) ②求出下列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口答) 4厘米 4厘米 6 (2)关联问题,自主探索 ●如果这个长方形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分别是多少? ●剩余部分的面积与周长分别是多少? ①学生自主解答问题; ②汇报交流 (3)对比观察,引发思考。 如果一个长方形剪去一部分(长方形或正方形),剩余部分的周长一定比原长方形的周长小吗? (4)简单回顾,梳理跟进 剩余部分的周长=原长方形的周长 剩余部分的周长>原长方形的周长 剩余部分的周长<原长方形的周长 第二阶段 1.问题驱动,以探促练。 ●如果一个长方形剪去一部分(长方形或正方形),剩余部分的周长一定比原长方形的周长小吗?请画图说明。 (1)学生探索说明;(略) (2)展示汇报; (3)概括总结 2.策略梳理,练习跟进 (1)媒体演示,系统感知。 (2)练习反馈,整体跟进。 第三阶段: 6 6 4 4 (6+4)×2=20(厘米) 你能在格子图中画出周长为20厘米的长方形吗?并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1)学生自主实践。 (2)汇报交流 2.观察发现,总结规律 (1)引导观察,发现内在联系; 师:从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越接近,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 …… (2)出示结论,揭示规律 如果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一定,正方形的面积较大 3.概括总结,学法梳理 4.巧用规律,解释应用 教学设计思考: 数学复习课是比较难把握的一类课型,这样的课一般形式有先理后练、边理边练、先练后理等,这样的结构形式似乎也成为一种常态,那么,这样的结论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的复习是否可以增加些探索味呢?在结论性已明确的过程中,我们需不需要进行学法的整理呢?等等,这是本节课在设计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基于以上的思考,本节课设计总体上从以下几方面来体现: 1.以探带练,拓宽知识的回顾与整理的路径。 一般复习课的练习更多的是指向于原知识的再现、梳理、巩固与强化,突出的是以知识点的训练为主要目标,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使知识“见木又见林“,这是值得倡导的。但是也会暴露出一些不足,学生因为对旧知比较熟悉,会有些心灵的厌倦感。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更多的是以探索的形式来促进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结论性探索,边探索中边整理,这样使课堂更富有挑战性。如求 这个图形的周长至少需要量出几条边?传统教学一般是“出题——练习——讲评——矫正 ”。学生跟着节拍“一、二、一”走着,比较单调乏味。 而本设计中,从一个结论的可能性开始探索,经历“画图——展示—— 比较——发现——运用”这样过程,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其实也是练习与思维整理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就更有挑战性与情趣性些。 2.引领经历变与不变的抽象过程,彰显数学练习的深度 我们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复习课的深度到底体现在哪里呢?是传统意义上的把练习设计成阶梯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就是有深度吗?显然是不完全正确的,那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复习课要有深度,笔者认为应该引领孩子在辨析中,领略变与不变,同与不同等富有哲学意义的问题思考;因此,本设计中力争引领孩子经历探索“如果一个长方形剪去一部分(长方形或正方形),剩余部分的周长一定比原长方形的周长小吗?”、“如果长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吗?” “在格子图中画出周长为20厘米的长方形吗?并计算出它们的面积。从中又有什么发现呢?”等问题的过程,组织学生在过程中不断经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发现问题中的变与不变的、同与不同的一些数量关系,这样层层递进的过程其实是一种数学素养的积累过程。 3.加

文档评论(0)

xxxq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