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行为矫正 观察信度检验 行为观察信度检验电子讲义.doc

残疾儿童行为矫正 观察信度检验 行为观察信度检验电子讲义.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4 页 共 NUMPAGES 4 页 残疾儿童行为矫正 行为观察信度检验 一、观察信度的检验 (一)观察信度 我们可以通过评估观察者信度来确定目标行为是否被准确地记录下来了。要评估观察者信度,两个人必须在同一个观察阶段中各自独立地观察和记录相同被试的相同目标行为。然后比较两个观察者的记录结果,并计算两个人记录结果中相同部分的比例。这个比例较高时,说明两人的记录具有一致性。这表明对目标行为的定义清楚和客观,而且观察者们正确地利用了记录方法。研究结果报告中较高的信度说明研究人员准确地记录了目标行为。即使是其它研究项目中,只要进行了直接观察和记录,也应该定时对信度进行检验。 所谓观察信度,是指观察所得结果的可靠性。通过观察记录所获得的行为资料的可靠性,将会直接影响到行为评量的结果,以及对行为改变所取得结果的解释。也就是说,观察记录所得的行为资料若有误差,则以此为基础的行为评量和行为改变所取得的结果将是不可信的。有些专家认为,通常引起观察结果发生误差,可能有如下几种原因。 1.目标行为把握不准确。如果目标行为界定不清楚、不具体、不完善,或目标行为确定得太过复杂、不易把握,则容易使观察者无所适从,难以准确操作,因而不同的观察者其观察的结果也就不可能一致。 2.观察情境受到干扰。有时目标行为虽然已有具体、准确的界定,但是如果在容易受到干扰的情境中进行观察,或是在观察的过程中受到外来的预料不到的干扰,则观察的结果也易发生误差。 3.观察者自身条件的限制。若观察者缺乏专业训练,又无责任感和事业心,甚至未进行观察之前已存偏见,那么其观察结果自然容易出偏差。 4.记录过程中,如果采用的行为指标和记录方法不适当,记录表格的设计不合理,也将导致观察结果的误差。 为了减少误差,提高观察、记录结果的准确性,在观察记录过程中通常需采取一些特别措施。常用的措施如下。 (1)核对观察。在评量行为的过程中,除了由一位观察者每天做观察与记录外,还需要安排一位核对者每周抽样进行2~3次的核对观察,以便查核两位观察者的观察结果是否完全吻合。 (2)同时性观察。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应每天每次在同一段观察时间内,安排两位观察者同时进行观察,并分别记录观察结果。然后,计算二者观察结果的一致性。这是最理想的做法。 (二)观察信度的计算方法 让两位观察者同时来观察和记录同一目标行为,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通常的情况下,其结果往往是既不会完全相同也不可能完全不同。由此而衍生出一个问题,即两位观察者的所见,有多大的比率是一致的呢?这正是计算观察信度所要解决的问题。观察信度的计算方式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粗略信度检验法 例如,记录一位智障儿童在每节课时间内“乱发怪声”的行为次数。根据甲观察者的记录,在同一上午十10时至10时40分的观察时间内,患者共发出17次怪声;但据乙观察者的记录结果则只有15次怪声。按照粗略信度检验法的计算公式计算,二者观察结果一致性百分率约为88%(15/17×100%=88.21%)。如果两位观察者的观察结果完全一样,则二者观察结果的一致性就为100%或1.0。 粗略信度检验法的优点是较为简便,好掌握,计算十分简单便利;其缺点是不够精确,检验得出的结果往往难以反映出两位观察者记录到同一事件的真实次数及其比率。因此,粗略信度检验法并非计算信度的最佳途径。对此,我们可以从图1—3提供的资料来加以分析和讨论。表中所列举的真实发生怪声的次数是20次,这是借助录音机在现场录存的资料,是最为客观而准确的;甲观察者由于在起始阶段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未能正确记录,而仅记录了17次;乙观察者则于结尾时段受到干扰,而仅记录了15次。因此,若根据这三项资料来计算一致性百分率,其结果必将产生相当大的出入。 图1-3 两位观察者的观察结果(智障儿童乱发怪声) 如果采用粗略信度检验法来计算,研究者只知道在40分钟的观察时间里,甲观察者观察所得结果是17次,乙观察者是15次,故二者的一致性是88%。但事实上真实发生怪声的次数是20次,甲观察者只记录到17次,故其一致性是85%;而乙观察者更差,只记录到15次,其一致性是75%。现在让我们进一步详细检查图3-14中的资料,不难发现在20次发生事件中,甲、乙两位观察者真正记录到同一事件的次数则只有12次,故其信度该是60%(12/20×100%= 60%)。 遗憾的是,在一般情境中,研究者很难做到随时随地架设各种记录仪器(如录音机、录像机或摄影机等),因而真实的行为发生次数也就无法获知,故不易采用真实的信度计算方式。为克服和避免此种缺陷,我们可以采用另一种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