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综合复习练习题带解析.docxVIP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综合复习练习题带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 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综合复习练习题带解析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早 梅 齐 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首联描写早梅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4 分) 首联采用对比的手法,将梅花与“万木”相对照:在严 寒的季节里, 万木经受不住寒气的侵袭, 简直要枝干摧折了,而梅树却像独凝地下暖气于根茎,回复了生气。 诗人是如何体现“早梅”之“早”的?请结合全诗分析。 (4 分) 首联“暖独回”是“早” ; 颔联“一枝开”是“早” ; 颈联禽鸟惊奇窥视,亦是因为梅开之“早” ; 尾联祷祝明春先发,仍然是“早”。首尾一贯,处处扣题,很有特色。突出 了早梅不畏严寒、 傲然独立的个性, 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 定 风 波 [前蜀]李珣 雁过秋空夜未央, 隔窗烟月锁莲塘。 往事岂堪容易想, 惆怅, 故人迢递在潇湘。 纵有回文重叠意,谁寄 ?解鬟临镜泣残 第 1 页 妆。沉水香消金鸭冷,愁永,候虫声接杵声长。 这首词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4 分 ) 秋夜,一位女子正倚窗而立,凝望着河汉星空。一队大雁悠然南飞而过,之后,浩瀚的星空又显寂寥。只见荷塘月色笼着一层淡淡的烟雾。词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月夜 女子窗前思夫的寂静凄凉的图景。 “候虫声接杵声长”一句描写可谓传神,运用了什么表 现手法 ?表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4 分) 运用了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杵声”和“候虫声”为动,反衬周围的寂静,寂静的夜又反衬了女子内心的思潮汹涌,辗转反侧,可谓传神,从而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因思念丈夫而生发的深深的愁绪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 望 湘 人 贺 铸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被惜余薰①,带惊 剩眼②, 几许伤春春晚。 泪竹③痕鲜, 佩兰香老, 湘天浓暖。 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 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 ④再鼓,曲终人远。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青翰棹舣 ⑤,白苹洲畔,尽目临皋飞观。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 来双燕。 第 2 页 【注】①〔余薰〕余香。 ②〔剩眼〕因肢体消瘦腰中革带空出的孔眼。 ③〔泪竹〕相传尧有二女,为舜妃,舜死, 二女洒泪于竹形成斑纹,称斑竹。 ④〔云和〕乐器名。 ⑤ 〔青翰棹舣〕指画舫。 词的开篇三句,哪个字最传神 ?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 (3 分) “厌”字。开端一个“厌”字领起,可谓破空而来,不知所由起。“厌”字下接以四字对句,写室外充满生机之盎然春意,极细腻,极柔媚。写莺声、花香,却冠以不合理的“厌”字,立刻化欢乐之景为悲伤之情,变柔媚之辞为沉痛之语。哀愁无端,一字传神,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2) 这首词蕴含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5 分) ①上阕“伤春”包含了韶华易逝、春意阑珊之悲哀,亦暗含与恋人往日共度春光而今不可复得之痛苦。②下阕“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直抒胸臆,抒发自己与情人的分离,然而心中未始不残存着相守的一丝希望。③最后“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写伊人已去,不 仅相见无期, 而且连一点消息没有。 词人内心无限凄凉悲怆。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 更 漏 子 [ 唐] 温庭筠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 第 3 页 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 梦长君不知。 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4 分) 主要运用了烘托的表现手法。上阕全都围绕“漏声”来写。起首三句看似平列写景,实际上是以柳丝之长、春雨之 细烘托漏声。春夜,霏霏细雨悄然飘洒,细雨轻风中,柳丝 悠悠飘拂,花外传来点点更漏。夜深人静,漏声更显的悠长 而遥远。后三句写春雨打叶之声使塞鸿惊、城乌起,唯有画 屏上的金鹧鸪不为所动,烘托凄凉、迷离的意境,引发主人 公内心的寂寥、凄凉。总之,上片借细长袅娜的柳丝、迷蒙 霏微的雨丝,烘托出漏声的悠长、深远和轻细,营造出一种 轻柔、纤细、深永而带有迷惘情调的氛围。 词下阕写闺房情思,所有的情感凝集在哪两个字上 ?请简要分析。 (4 分) 所有的情感凝成“惆怅”两个字。为何“惆怅” ?最后一句透露了消息:“梦长君不知。”当然从闺房内的陈设、谢家池阁的暗示,也可透露些思妇的身份,而这身份也让我们有许多猜测:他做什么去了 ?是求官 ?是经商 ?是从军 而我们竟只品读女主公的无奈的愁苦罢了。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 浣 溪 沙 第 4 页 [唐]张曙 枕障薰炉①隔绣帷②,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 天上人间何处去,

文档评论(0)

152****6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