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语也是一种创作.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语也是一种创作 赵艳东 当语文老师的都知道这批改作文是件苦差事,有多苦呢?大家都熟知李敖大师那段源远流长而且深入人心的名言——“我是乐观的人,可是连改二十本下来,就人生乏味”(《李敖文存·看谁文章写得好》)。可语文老师却仍不得不几乎每周都在花大半时间批作文——这周随笔、下周大作文,周而复始,无穷无尽。考试时暂停,而考场作文正虎视眈眈。 而且是个苦了基本上也白苦的活儿。不光一线老师心知肚明,而且专家也早已高度总结:“国外大量的写作研究表明……‘教师的批改效果极其有限’,这些都是国外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得出的结论”(荣维东《美国的写作策略教学及其启示》,《语文学习》2009-11)。然而,现实里连一线的专家也少有人敢对这项工作说“不”,更不必说卑微如我辈。 在这样让人痛苦而几乎白痛苦的批改上,我不甘心这样一直白费,鼓励自己用更大的热情去面对学生的作品,用更多积极的评价去推动学生的写作与阅读,仔细读进去,认真写评语,甚至是像对待自己的练笔创作一样去写评语。果然,这样做了一段时间以后,每次打开随笔,常会看到学生写的热情更热烈些了,有时能看到学生间互相评点,偶尔还会有学生写回评或者当面来探讨切磋。 有空翻翻自己的那些评语,也不失为自己创造的一道风景。简单抄录几则前两天批随笔时留下的评语博大家一笑。 1. 关于写作观念类 一位同学的随笔,内容倒平实自然,如话家常,但书写潦草杂乱,而且没有题目,偶尔写不来还抄袭一篇当作业。这次随笔,他反观自己语文学习最缺什么(问题是什么,有什么原因,怎么解决)。小同志倒也实在,平实说来,先说到自己书写不“好看”,后一段分析自己文章没有华丽漂亮的句子。 对此,我评语如下: 像说话,不要求音质优秀、发音技巧娴熟,起码的责任是传递信息,让人听清。所以,字也不求“好看”,但求工整——横平竖直,四肢健全而不缺胳膊少腿;五官端正而不贼眉鼠眼;虽不求华冠丽服、彬彬有礼,但也衣帽整齐、不卑不亢,像个正常人。 文章也不求繁花似锦、沉鱼落雁,也只求做一个一般人——不是演员,不是领导,不是乞丐,不是匪类,只求实实在在,想问题,说问题,解决问题,例如莫小米先生的《嫉妒的力量》《“你”和“他”》。(2010年 2.关于写作技法类 面对一篇评点演员、题材、剧情、手法、结构等面面俱到的“观后感式影评”,我想还是找一篇成功作品来给他直观例子吧,多说无益,所以只简单说了一句: 像写读后感一样,比较忌讳面面俱到,学习打井的方法,选一点,直钻到出水或者出煤为止。(9月 另一位同学“艺评”写得成功,就多写几句: 点选得好,从众多的歌星里选一个,从众多的作品里选一首,从众多的片段里选一个“怒吼”。由这一个“怒吼”,爆炸成一篇以点写面、以小见大的写人生的佳作——《生活需要些许怒吼》。(9月 又有一篇类似的较为成功的文章,趁机总结一下这个问题: 文章要细致,比如小孩子画人,就一个圆圈,一个“大”字;大一点后画人,就有眼睛、嘴巴;再大些,就四肢俱全、五官兼备;再大些,就言谈故事,身形写生,眉眼传神。 这个过程就是越来越细致的过程。(9月 3.关于写作体验类 同学写文章的水平参差不齐,问题也有差异:有技术层次的,有技能层次的,有的是心理体验的。对于心理体验型的,我的评语也常常是与同学聊天,可以交流一下彼此的甘苦,切磋一下写作的得失。 写文章就像是给自己捅一刀,血汩汩而出,流淌成一片,洇成一片或平常或美丽或奇异的图案! 所以尼采说: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人间词话》第十八则)(9月 上面是对一位发自肺腑写生活里的人事的同学,文章未必华丽但真诚感人,但愿能惺惺相惜,共同进步。而一位同学抒写自己在夜深人静、灯下写作时的愉悦感受与心得,我很想解释这个愉悦的原因,于是提笔写道: 能理解你灯下那一片舒适的心境。像弗洛伊德所发现的,梦是意识的卫兵打盹后悄悄化装溜出来的潜意识。当白天现实的“卫兵”疲惫,那思维成了越狱的兽,灵感蹦跳着出来。(9月 4.关于生活杂感类 作文、随笔的评语里,难道只能说写作的话吗?当然不是,文章是说话,是聊天,有人聊得远了些,老师这个读者的视野也宽一点,思路也开一点,更能说点自己愿意说的话。而这个时候,也才更接近创作。 比如,有同学在批评、讽刺一些名人事件,这时我也随机说一些自己的名人观: 名家本来也大都是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 有的人暗中积累、做事,而有了些值得人们关注或欣赏的资本,渐渐就有了名。 套用鲁迅的话,就是“世上本没有名人,成果多了,关注的人多了,也便成了名人”。(9月 遇见一个老话题——“幸福”,而且这位同学也没有什么新鲜的见地,于是可以趁机理一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见解: 这个问题太大太空,多说无益。只似禅宗里对佛的妙答“大似骑牛觅牛”,求佛的人很像骑着牛却到处寻找那头牛,而佛,其实就是吃饭、就是喝水、就是屎尿。 简单点说,幸福与这

文档评论(0)

xxxq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