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餐礼仪
小组成员:梁冬梅 蓝海清 蓝英 钟利鸿 刘冬连 林薇 张舒娴
中餐是中式餐饮的简称。它所指的是一切具有中国特色的,依照传统方法制作的,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之中所享用的餐食和饮品。其中最主要的则是具有中国传统风味和特色的饭菜。
在人际交往中,“食”占有一席之地。利用餐饮,不但可以招待亲朋好友,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作为社交活动的一种具体形式,展现个人的良好修养,表现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友善和诚意。
我们小组通过请教老师,家长,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到一些关于中餐礼仪的内容。学习中餐礼仪,必须先学习其餐具使用之法的。下面,我们将介绍餐具使用的礼仪。
主餐具
中餐的主餐具是指进餐时主要使用的,往往必不可少的餐具,通常主要使用的有筷,匙,碗,盘等。
(1)使用筷子时,需要注意下列问题:
*不跨放筷子。当暂时不用筷子时,可以将它放在筷子座上,或搭在自己所用的碗碟边缘上。不要把它直接放在桌上,更不要横放在公用的碗盆上。掉在地上的筷子不要再用。
*不插放筷子。不用筷子时,将其“立正”放在食物之上尤为不可。根据民俗,只有祭祀祖先时才可以这么做。另外,也不要把筷子当叉子去插取食物。
*不舞动筷子。与人交谈时,应暂时放下筷子。切不可以其敲击碗盆,指点对方。
*不滥用筷子。不以筷子代劳它事。比如剔牙,挠痒,梳头,或夹取食物,菜肴之外的东西。
(2)使用勺子时,应注意以下四点事项:
*用勺子取用食物后,应立即食用,不要把它再倒回原处。
*若取用的食物过烫,不可用勺子将其翻来翻去,也不要用嘴对它吹来吹去。
*食用的勺子里盛放食物时,尽量不要把勺子塞入口中,或反复吮吸它。
*暂且不用的勺子,应置于自己的食碟中。不要把它直接放在餐桌上,或是让它在食物中。
(3)中餐里,碗主要是盛放主食,羹汤之用的。在正式场合里,用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食用碗内盛放食物时,应以筷,匙加以辅助,切勿直接下手取用,或不用任何餐具以嘴吮吸。
*碗内若有食物剩余,不可直接倒入口中,也不能用舌头伸进去舔。
*暂且不用的碗内不宜,乱放东西。
*不能把碗倒扣过来放在餐桌上。
(4)使用食碟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不要将多种菜肴堆放在一起,弄不好它们会相克,相互窜味,不好看,也不好吃。
*不要一次取放过多的菜肴,那样做看起来既繁乱不堪,又有欲壑难填之嫌。
*不宜入口的残渣,骨头,刺不要吐在桌上,地上。应将其轻放在食碟之前,必要时由侍者带走,换新的。要注意的是,不要让残渣与食物交错,搞得杯盘狼藉。
辅餐具
辅餐具在用餐时,发挥辅助作用,最常见的有:水杯,湿巾,水盂,牙签等。以下对它们分别略作介绍。
水杯
中餐中所用的水杯,主要供盛放清水,汽水,果汁,可乐等软饮料使用。需注意的是,一是不要去盛酒,二是不要倒扣水杯,三世喝入的东西不要再吐回去。
湿巾
在中餐用餐前,比较讲究的话,会为每位用餐者上一块湿巾。它只能用来擦手,绝不可以擦脸,擦嘴,擦汗。擦手之后,应将其放回原处,由侍者带走。有时,在正式宴会结束之前,会再上一块湿毛巾。它只用来擦嘴,却不能用来擦脸。抹汗,
水盂
有时,品尝中餐者需要手持食物进食。此刻,往往会在餐桌上摆上一个水盂,也就是放清水的水盆。里面的水并不能喝,而只能用来洗手。在水盂里洗手时,不要乱抖,乱甩。应两手轮流沾湿指尖,然后轻轻浸入水中刷洗。洗完,应将受置于餐桌之下,用纸巾擦干。
牙签
牙签主要是剔牙之用。用中餐时,尽量不要当众剔牙。非要剔牙时,应以餐巾或另一只手掩住口部,切勿张大口。剔出的东西,切勿当众赏玩或再次入口。也不要随手乱弹,随口乱吐。剔牙之后,不要长时间叼着牙签。不要以牙签扎取食物。
中餐传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经过时间沉淀的文化精髓。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学习这一食物文化,首先就该学好餐具的使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热封强度耐135℃高温蒸煮的CPP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物业交接表格-全.pdf VIP
- (高清版)DG∕TJ 08-2433B-2023 外墙保温一体化系统应用技术标准(现浇混凝土保温外墙).docx VIP
- GB8478-2020 铝合金门窗国家标准.pdf VIP
- 福建福州市八县市2024-2025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正确的员工考核评分表1.doc VIP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晋升职称无生试讲稿——22.我们奇妙的世界(1).docx VIP
-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课件.ppt VIP
- 十五规划PPT课件.pptx VIP
- 入党积极分子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