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 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典型夹具 <年度生产纲领为8000件)
选题说明:请在选题附图中任选一种进行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签字)
年月日
机电工程学院 < 盖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任务书
设计题目:设计 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
艺规程及典型夹具 <年度生产纲领为8000件)
内容:
零件图1张4#
毛坯图1张4#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张4#
夹具装配图1张1#
夹具零件图1张2#
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目录
任务书
目录
序言
一、 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零件的工艺分析
二、 确定生产类型
三、 确定毛坯
四、 工艺规程设计
选择定位基准
制定工艺路线
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工时的确定
五、 夹具设计
问题的提出
夹具设计
定位误差分析
4夹具的装配图见附图
参考文献: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 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 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 ,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 ,它在我们四年的大 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 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
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 零件的分析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 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
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零件上方的0 22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 $ 55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
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 工时分开。
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 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 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 要求:
1) ?小头孔 一I以及与此孔相通的 的锥孔、 螺纹孔
2) ?大头半圆孔
3 ) ?拨叉底面、小头孔端面、大头半圆孔端面,大头半圆孔两端面与小头孔 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 0.07mm,小头孔上端面与其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
0.05mm。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拨叉底面,然后以此作为粗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 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 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 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二、 确定生产类型
已知此拨叉零件的生产纲领为 10000件/年,零件的质量是 1.0Kg/个,查《机
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 321页表15-2,可确定该拨叉生产类型为大
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 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三、 确定毛坯
确定毛坯种类:零件材料为 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
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故选择铸件毛坯。查《机
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 324页表15-5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 CT9
级。
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 325页表15-7,选用加工余量为 MA-G
级,并查表15-8确定各个加工面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铸件的分型面的选者 及加工余量如下表所示:
加 工 面 代 号基本
加 工 面 代 号
基本
尺寸
加 工 余 量 等 级
加工余 量
说明
D1
22mm
G
3.0』2
孔降一级双侧 加工
D2
55mm
G
3.0』2
孔降一级双侧 加工
T2
75mm
6.5
单侧加工
T3
58mm
G
2.5
单侧加工
T4
75mm
6.5
单侧加工
3绘制铸件零件图:
四、工艺规程设计
选择定位基准:
1)粗基准的选择:以零件的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以两个小头孔外圆
表面为辅助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
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粗加工后的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
以两个小头孔外圆柱表面为辅助的定位精基准。
制定工艺路线
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
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
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 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查《机械制造工艺及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