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位“中国好医生”的诸多秉赋
一个人的生命,有时候,你真的无法想象它可以达到怎样的一种丰沛和博大。
比如,我所认识的这位吴门名医。他叫姜宏,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骨伤科临床工作三十八年,主要侧重于脊柱、关节疾病和创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手术治疗。其头衔有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早在20XX,彼时四十四岁的他便成为国家重点临床专科———苏州市中医院骨伤科的第四代掌门人。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十二项,著有医学专著三部,发表医学论文一百一十多篇。是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百名医德医风标兵,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XX获颁“中国好医生”光荣称号。
近四十年的行医生涯写就他事业的如日中天,极尽辉煌。而在其主业之外,还有很多令人赞叹不已的“副业”,显出他过人的秉赋和一些特别的气质。这是我对他尤感兴趣的方面。姜宏的身形算不上伟岸,但其精神世界却缤纷多彩,是一个在生命的有限时空里完美释放出无限能量的人。不妨挑出几桩来说说———
一,有着堪与摄影家媲美的摄影技术。十几岁在中学读书时他便玩过几种相机,懂得用光圈和速度为同学拍挑灯夜读的场景。其实那便是一种创作了,照片里已传递出拍摄者试图表达的某种思想。了不起的是这种爱好他坚持了几十年。走南闯北,足迹遍及神州大地、欧亚诸国,外出时他总是虽苦犹乐地背着他的“长枪短炮”,寻寻觅觅,四处出击。山水景观,花鸟草木,中外建筑,甚或古迹史痕、现代兵器……都在他的镜头里定格并绽放出艺术的光泽。早几年有出版社为他专门出了一本印制考究的摄影集,名为《纵横光影》,收了四百多幅不同时期的得意之作,其拍摄技艺大多达到了可供玩味的专业水准。他对摄影的酷爱和专注,似乎已不只是有了一定时间和量的积累,而是上升到了对摄影艺术及其内蕴足可评头论足的高度。在一本专业摄影杂志上发表的《走过经光纬影》,是他对自己学习摄影的回顾与总结,字里行间有他对这一艺术门类体验感悟的若干真知灼见。
二,可称顶级的音乐发烧友。他对音乐的爱好也是可以追溯到青少年时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姑苏城里一个背着小提琴走街串巷去和琴友切磋琴艺的少年的背影,虽已与岁月的河流一道远去,而那颗对音乐之美怀有无尽遐想的种子却在这少年的心里生根发芽,且随着年轮而蔚然成林。他对小提琴、钢琴、铜管乐这些来自西方的乐器及演奏艺术,不止于一般性的了解和欣赏,而是很具职业特点的那种迷恋,是深入其中、深知其味的那份陶醉。更重要的是他还时常发而为文,一吐其对音乐独到而深刻的领悟。他谈贝多芬、肖邦、舒伯特,谈交响乐、小夜曲、钢琴独奏曲,一篇篇文章都说得那么头头是道,如数家珍。甚至对一首世界名曲,东西方演奏家不同的演奏风格和表现中各自的细微差别,他都能庖丁解牛般地一一给你说到服帖。他虽非音乐界的专业人士,但当地报纸的一些艺术专栏却常请他撰写专业性很强的音乐鉴赏文章,由此可见其非同一般的音乐造诣。
三,不折不扣热爱运动的体育迷。新世纪以来的几次奥运会,他都曾挥汗如雨地亲历现场,他称自己是“重在参与”的奥运迷。运动场上他是十分卖力的啦啦队员,更是善抢镜头的抓拍高手;更可贵的是,他还写下了数十篇角度不一的奥运随笔。为了观看20XX北京奥运开幕式,他名副其实地做了一回“拼命三郎”———连续十二个小时不吃不喝,以致被热浪滚滚的人流裹挟着走出场时,身体“有一种快要被蒸干的虚脱感”。难以想象一个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的人会去经受这样的折腾。对足球,他也是个颇入门道的性情中人。欧洲杯、世界杯的一些重要赛事,他几乎也都当仁不让。发表在当地晚报上的一篇《巴特洛利·真神》,热情歌赞了20XX6月29日华沙之夜摘得欧洲杯冠军之冕的意大利隊的功勋人物巴特洛利;行文中又魔术师般地闪回到三十年前的1982年7月,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第十二届世界杯上意大利队的那场神奇的夺冠之战。文中写道,“三十年,我与杯赛一起走过”,向读者交代了这是一个矢志不渝的铁杆球迷。而通过此文还可看出他对足球的技战术也是了如指掌,可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其文字娓娓道来,很有几分足球评论员的味道。
不只是摩拳擦掌地场外观战,也注重持之以恒的身体力行。他无疑深知强魄健身对于一个常年在手术台上劳作的骨科医生有多重要,因此他抓住一切外出的机会,对自己施以“野蛮其体魄”(毛泽东语)的训练与磨砺———登黄山泰山,踏徽杭古道,走晃晃悠悠的卢定铁索桥,攀少人问津的京郊箭扣长城……
四,钟情于笔墨而俨然成家。十数年来他已正式出版诗文集六部、摄影集两部,总字数达两百多万字。我是在为他编辑其中的两本书时与他有过谋面,之后时有信函往来。庚子年的清明节过后,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