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景山河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媒体).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胜景山河IPO 造假 (媒体治理系列案例) 更新时间:2011-11-11 20:09:39 媒体治理系列案例 胜景山河IPO 造假 2010 年 12 月 17 日,本是湖南胜景山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2525 )的上市 日,却因前日媒体披露公司涉嫌IPO 造假而在上市前半小时被紧急叫停,深圳证券交易 所则发布公告称,经胜景山河公司申请,同意其暂缓上市。 一、背景材料 根据相关公告,胜景山河于2010 年12 月8 日通过网上和网下共发行1700 万股, 发行价格34.2 元/股。随后,公司确认共募集资金5.814 亿元。 胜景山河的实际控制人姚胜拥有岳阳楼台酒厂,2003 年,与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 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古越龙山)合作,设立古越楼台。2008 年,古越龙山在入股5 年 后,在仅获得固定回报126.5 万元的情况下,以略高于原价蹊跷转让了所持股权。2009 年岳阳楼台也宣告注销。 作为非传统消费区的一家黄酒企业,胜景山河在黄酒行业中属于 “小字辈”。2008 年公司销售收入1.23 亿元,占当年黄酒行业销售收入比重的1.65%,排在行业前五名开 外,与行业第一的金枫酒业 (600616,收盘价14.13 元)(市场占比12.77%) ,行业第五的 塔牌(市场占比4.29%)均有很大差距。 然而,根据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从销售价格看,胜景山河酒出厂价高出行业龙头 1.7~3.6 倍。2008 年、2009 年,胜景山河酒平均销售价格为2.436 万元/ 吨、2.133 万元/ 吨,而行业龙头金枫酒业、会稽山、古越龙山、张家港、塔牌等知名黄酒企业,2008 年平均销售价格分别只有0.53 万元/ 吨、0.6 万元/ 吨、0.62 万元/ 吨、0.84 万元/ 吨、0.91 万元/ 吨; 从人均产能看,古越龙山人均产能为99.9 吨/年;金枫酒业人均产能为238.6 吨 /年。而按照公司2008 年之后的产能利用率约100%计算,仅有35 名生产人员的胜景山 河产能竟达到约1.6 万吨,即人均产能457.1 吨/年,这一数字比古越龙山高出358% , 比金枫酒业高出92% ; 从毛利率看,胜景山河2007 年、2008 年、2009 年和2010 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别 为54.42% 、48.22% 、50.02%和51.37%,高于行业40% 的平均水平10 个百分点。 面对实力和业绩的巨大反差,投资者不禁要问,胜景山河到底有何过人之处,能够 在高手林立的黄酒市场异军突起,是公司拥有极强的销售渠道,还是掌握了独树一帜的 经营模式? 二、媒体的系列追踪报道 “奇迹”难免会引发质疑和关注,《每日经济新闻》(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 的一家全国公开发行的财经类日报)对胜景山河进行了十天的地毯式调查。 2010 年 12 月 16 日,《每日经济新闻》发布调查性文章:《胜景山河涉嫌 “酿造” 弥天大谎》,记者分别前往胜景山河招股书揭示的优势地区——岳阳、长沙;黄酒主要 消费地区——上海、苏州;潜力优势地区——成都,实地调查胜景山河的真实销售情况, 招股书中阐述的古越楼台黄酒主要销售渠道是KA 市场 (大型超市卖场),但调查结果 却让人意外:上述地区的各大超市鲜有胜景山河、古越楼台品牌的黄酒销售。 2010 年12 月17 日,《每日经济新闻》发表《胜景山河厂区暗访:铁皮墙设备锈 工 人稀 生产闲》,披露暗访胜景山河酒厂内部的生产经营情况。 2010 年 12 月 18 日,《每日经济新闻》再次发表 《胜景山河最大经销商、原料商: 神秘小公司难寻踪迹》一文,对公司销售渠道以及业绩提出了质疑。 追踪调查的结果集中为以下几点:1. 巨额销量存疑 涉嫌虚增收入;2. 优势地区“不 入流”;3. 潜力地区“要退货”;4. 主消费地区“难觅”;5. KA 卖场涉嫌 “作假”;6. 最 大经销商 “查无此处”;7. 系列产品恐 “名不副实”;8. 实际销量 “不靠谱”;9. 销售 价格 “吹上天”。 三、监管部门的介入 《每日经济新闻》的系列追踪报道引发证券市场强烈反应,因此就有了2010 年12 月17 日胜景山河在上市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