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北京六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2014北京六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西城区 2014 年高三一模试卷 2014.4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请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3.考试结束,请将试卷与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共40 分) 一、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 1- 5题。 梁实秋在他的《清华八年》一文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园里谈不到什么景致,不过非 常整洁,绿草如荫 ,校舍十分 甲 (俭朴/简朴),但是一尘不染。工字厅后面是荷花池,池 .... 畔松柏参天,厅后匾额上的“水木清华”四字确是当之无愧。又有长联一副,颇为精彩:槛 外 . 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我在这个地方不知 乙 (消磨/ 消耗)了多少黄昏。西园榛莽未除,一片芦蒿 ,登高西望, .. 圆明园的断垣残石历历可见,俯仰苍茫, 别饶野趣。 这一带景色宜人, 是同学们常来 读书游憩而流连忘返的去处…… 清华园中的荷花池,后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塘月色》 ,更是如雷贯耳,招致 莘莘 学子的钦羡,使人 丙 (未免/ 不免)心生神往,希冀也能漫步在这荷花池畔,沐朝霞,送 夕阳,书声与清风相应和 ,度过一段终生都值得回味的读书时光。 . 1.文中加点词语的书写或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绿草如荫 B.槛 (ji àn)外山光 C.芦蒿 D.应和 (hè) . . 2.依次填入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俭朴 消磨 未免 B. 俭朴 消耗 不免 C.简朴 消磨 不免 D. 简朴 消耗 未免 3.文中加框的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一尘不染 B. 流连忘返 C. 如雷贯耳 D. 莘莘学子 4.在文中第一段末句的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土山的背后,缓缓流动着一条小河, ②荷花池北岸上,可遥见一排高低起伏的土山, ③两岸微风拂柳,又是一方胜境。 ④山上松柏茂盛,树下花草丛生,别有一番风致。 A.④①③②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②④①③ 5.文中“工字厅”的长联因情景交融而颇有韵味。下面的对联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且适 合挂在书房中的一项是 A.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 B.山川佳色澄悬镜,松竹清阴静读书。 C.贵客登堂谈真道,高朋满座叙福音。 D.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二、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j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