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九单元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作业2.docxVIP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九单元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作业2.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校名 推荐??????????????????? 1.《马关条约》 反映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下列内容最能说明 这一结论的是 ( )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B.台湾等大片领土被割占,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完整 C.清政府大借外债,利于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D.列强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 解析: 选 D 。《马关条约》反映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新 ”的 表现之一 ,就是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 由过去的以商品输出为主变成以资本输出为 主。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正是资本输出的重要表现。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 ) A .使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 B.造就了新兴的阶级力量 C.阻止了外国经济侵略 D.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民族资 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掀起了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等运动, 而无产阶级则在此后 又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企业 时间 类别 厂矿数 (家 ) 资本额 (千元 ) 占总资本额 的百分比 商办 53 4 704 22.4% 甲午战争前 官督商办、 16 208 77.6% 官办 19 商办 63 12 465 70% 甲午战争后 官督商办、 官 5 345 30% 办 18 材料二 据统计 , 19 世纪末 ,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 ,资本总额 120 万元 ,而同一时 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 110 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 总和。 材料三 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 ,被官府和地方势力视为异端 , 1881 年,南海知县曾 下令封闭 ,致使陈启沅被迫迁厂于澳门。李福明因拒绝官府关于撤销北京机器磨坊的命令 , 1895 年被捕交刑部 “ 照例治罪 ,以儆刁顽 ” 。 请回答: 材料一中不同时期中国近代企业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说明的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产生了什么影响? 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解析: 解答第 (1) 问需要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仔细分析 ,对比甲午战争前后数据变化不难看 出,甲午战争后出现兴办中国民族工业的热潮。第 ( 2)问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 问,研读材料 ,从资金、所处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 答案: (1)说明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兴办民族工业的浪潮,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原因:列强侵略的加剧,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爱国工商业人士“实业救国”呼声 1 ???????????????????????名校名 推荐??????????????????? 的促进; 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政策的鼓舞。 影响: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掀起了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一是无法与实力雄厚的外商企业竞争,随时有破产和倒闭的危险;二是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上谕称 ,“ 叠据中外臣工务陈时务 ,详加披览 ,采择实行 ,如 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矿山 ”, 要“ 以恤商惠工为本源 ” 。 材料二 清廷上谕: “ 马关商约与我华民生计大有关碍 ,亟宜设法补救以保权利。 ”“ 振兴 商务 ,为富强之计 ,必须讲求工艺 ,设厂制造 ,始足以保我权利。 ” 材料三 盛宣怀于光绪二十一年 ,向朝廷条陈大计 ,“必兴商务 ,然后可以扩利源 ”, 同时 提出 “ 广制造 ,兴矿政以开源也 ” 。 材料四 “卡若栉比 (如梳子齿 ),法若凝脂 ,一局多卡 ,一卡多人 ,只鸡尺布 ,并计起捐 , 碎物零星 ,任意扣罚。 ” 张謇指出: “ 各省农工商务诸事创办之始 ,率以重税困之 ,虽商民 之破家堕业而有所不顾 ,至令民间动色相戒视国家兴利之说为陷阱之忧。 ” ——《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 请完成: 从材料一看,清政府在经济政策方面有何变化? 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材料四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此社会现象所反映的本质是什么? 解析: 第 (1) 问可以依据材料中的时间 “ 光绪二十一年 ” 以及 “ 以恤商惠工为本源 ” 进行判 断。第 (2) 问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第 (3) 问注意对整个材料进行归纳 ,既要看到这 种措施的进步性 ,也要看到清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本质目的。 答案: (1)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直接原因:甲午战争后巨额的赔款和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