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_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初中历史_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归纳得出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 2.通过红军长征过程的学习,说出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 3.在地图上简单描绘出红军长征经过的路线和经过的重要地点,并能说出在红军长征中发生的重要事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对红军长征的演示,加深对长征艰苦过程的认识。 2、通过分析遵义会议的作用及影响,形成对历史事实的正确理解与判断。 3.在小组讨论中合作学习,感悟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真切地体验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深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2、激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人民军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 重点、难点 遵义会议;红军长征的经过和长征精神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80多年前,有这样一支举世无双的队伍。两年时间,顶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用双脚纵横了两万五千里 。成为“二十世纪,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它就是长征。 毛泽东有一首诗是关于长征的,哪位同学知道?一起来诵读,注意读出豪迈激昂的豪情。(同学回答) 对于长征,斯诺说:“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索尔兹伯里说:“它是一曲人类生存的凯歌”。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先烈的脚步,穿过历史的沧桑,回望80年前的那段苦难和辉煌。一起来学习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自学解疑 情境设定:(2016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一部纪录片《长征》。今天的历史课堂上,我们要来拍摄咱们自己班的长征纪录片。大家都是拍摄导演。纪录片拍摄,首先是收集素材。请大家根据老师给的问题,完成这几项任务。)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长征纪录片——收集素材:根据导学案,自主完成导学案的问题。 ?概括红军长征的原因?结合具体史实说明? ?设计一条拍摄路线。(注意文字与地图的结合) ?选择“长征路”上一处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为它写一段解说词。(提示:解说词包括景点名称、发生的事件、事件具体内容或者意义。) ④搜集长征过程中发生的感人故事或者诗歌。 (2)小组互助:在收集素材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在设计拍摄路线上,有些困惑。现在请小组内合作解决,完善自己答案。 (根据大家收集的素材,我把它分成四集内容呈现。) 合作探究 1、纪律片第一集:历尽苦难,淬火成钢 (1)材料解读:根据材料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分析博古、李德的错误体现在哪里? (2)图说历史:请一位同学上前面来,把自己设计的路线展示给大家。 师归纳:两年的时间,红军主力顶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辗转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用鲜血、生命、意志谱写了一部悲壮的历史史诗。 (3)情境再现:视频《湘江战役》 师:湘江战役,长征中最惨烈的一战。从出发的8万人,锐减到3万人,五万红军血染湘江。当地百姓留下了“三年不饮湘江水”的说法。 这场战争的惨烈,一方面是由于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当时党内部分领导人的错误指挥。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力挽狂澜。 2、纪录片第二集:生死攸关,力挽狂澜 (1)红色旅游:如果你是当地导游,请给前来参观的人介绍一下它。 (把握内容、意义时,注意“关键词”。) (2)历史追问: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师归纳: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遵义会议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挥下,中国工农红军英勇抗争,在艰难困苦中,奏出英雄的史诗,树起不朽的丰碑。 3、纪录片第三集:英雄史诗,不朽丰碑 (1)论从史出:对于长征,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结合材料,分析红军长征的意义? (2)英雄赞歌:你知道哪些感人的故事或者动人的诗歌? (3)沉痛记忆:红军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 (4)历史归因:长征胜利的原因? 师:信念是胜利之源;人民是胜利之本。 4、纪录片第四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1)浩气长存:长征精神的内涵? (2)精神传承:如何更好继承和发扬? 师:从长征精神到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长征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动力。 拓展延伸 《西行漫记》 《长征》 思维导图 达标训练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想象力丰富,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容易被激发出来。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大量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并利用巧妙引导,采用个性化提问,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学生也初步形成了小组合作探究的习惯,这有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八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对红军长征的内容有一定了解,这就为本课的学习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