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演化的一般特征
一、引言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近年来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劳动报酬占比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一度下降到2007年39.7%的最低点。尽管此后通过最低工资制度、工资集体谈判等措施,我国的劳动收入占比不断下降的趋势有所缓解,但2011年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也仅为44.9%。 劳动收入占比过低被认为是引发宏观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潘彬等,2006),因此,改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已成为当前我国宏观调控亟待破解的重大战略问题。以往针对我国近年来劳动收入占比下降问题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基本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三类:第一,城乡二元经济下的劳动力过剩压低了劳动力的工资议价能力,从而形成利润侵占工资;的现象(Fei等,1978;李稻葵等,2009)。第二,生产的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导致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因而劳动收入占比不断下降(罗长远和张军,2009)。 第三,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垄断程度提高改变了劳动就业环境,导致企业的垄断利润和政府的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增加,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降低(金碚和李钢,2007)。 尽管上述研究从各自角度都能说明我国近年来劳动报酬下降的现象,但无论是二元经济还是比较优势理论,实际上均无法逻辑一致地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收入占GDP比重的变动趋势。首先,二元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供给过剩会压低城镇职工平均工资,而国家统计局的城镇家庭调查数据表明,1992年以来,城镇低技能劳动力的平均工资在持续增加。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国经济正在逐步接近刘易斯转折点(Ge和Yang,2011;蔡昉和都阳,2011),劳动力市场过度供给状况趋于缓解,那么为什么劳动者报酬比重反而加速下降?其次,认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比较优势已经变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证据并不充分,尽管近年来在统计上我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国,但价值链分工中主要承担的可能依然是劳动密集型环节,在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本普遍较高的背景下,企业为何反而选择向资本密集型技术转移?最后,没有证据表明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中买方垄断是一种一般性的经济结构,实际上吸纳大量劳动就业的主要还是竞争性的中小企业。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应着眼于经济增长、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近年来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失衡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相互交织,如2000-2008年的平均外贸依存度已高达54.2%,也正是在这期间,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开始加速下降。根据Krugman(1979)构建的两国技术转移模型,全球价值链分工实际上不仅会导致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的分配向资本要素倾斜,也会造成落后国家的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同时,价值链驱动地位会直接影响价值链租金的分配,且要素的流动性与比较优势的演化会相互影响(Kaplinsky,2000),因此,我们认为可能需要在生产要素流动性、国际分工地位的交互演化框架中才能阐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演化的一般性特征。 二、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演进特征 1978年以来,中国通过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大大推进了工业化进程,但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发达国家一般只是将全球价值链中的低附加值环节向外转移,加之低附加值环节的进入壁垒较低,往往导致过度进入,使得劳动收入占GDP份额总体上不断下降。随着世界性生产技术、流程的革新,产业内国际分工进程迅速加快,中国的比较优势也在逐渐向资本较为密集的产品转变,出口收益越来越偏向于资本,因而劳动收入占比不断下降(Rodrik,2006),长期来看甚至诱致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进一步压低劳动收入占比。图1是中国1993年以来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状况。 图1显示,我国国民收入的总体趋势是向资本要素和政府倾斜,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2007年以前一直在下降。劳动与资本分配关系的变动可以从二元经济、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企业垄断势力等多方面进行解读。但鉴于我国的劳动收入占比在入世;之后才开始加速下降,这提示当前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的结构性矛盾需要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加以把握。经济全球化改变了生产要素的相对流动性,资本流出国的劳动力相对过剩会造成劳动力分配地位下降;而资本流入国的劳动力需求虽然相对增加,但其农村过剩劳动力会压低劳动要素的分配地位。在地区招商引资竞争的格局下,劳动收入缺乏持续增长的条件,产业盈利能力不足也会限制要素可分配租金的规模。也就是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的资本、劳动要素的分配地位都会因其流动性不同而产生差异,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不仅会引发资本偏向型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_4.docx
-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论文(权威推荐5篇).docx
- 基于新媒体视角的国学经典传播发展分析.docx
- 职场视角下的国学经典应用探究.docx
- 我国活体器官移植供体的民法保护问题探究.docx
- 商业银行反洗钱困境与强化措施.docx
- 浅谈全球化趋势下推广汉语言文学的措施.docx
- 小学实习总结_4.docx
- 旅游管理信息化软硬件建设的发展策略.docx
- 医院实习总结_9.docx
- DB12∕T 724.23-2021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23部分:建材企业.docx
- DB43_T 3067-2024 公路钢波纹板桥涵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docx
- DB11∕T 1645-2019 医疗行为关键控制点编码规范.docx
- DB34_T 3958-2021 装配式钢-混叠合柱框架结构技术规程.docx
- DB3705_T 04-2024 湿地修复技术规程.docx
- DB11T 1322.21-2017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21部分:烟草制品企业.docx
- DB41T 720-2012 电梯抗震防护要求.docx
- DB11∕T 1618-2019 能效领跑者评价导则.docx
- DB22_T 3325-2021 西洋参新品种DUS测试规范.docx
- DB11∕T 1470-2022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规程.docx
最近下载
-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学案)2023-2024学年下册单元作文能力提升(统编版).docx VIP
- (高清版)DB36∕T 990-2018 天然蜂粮生产技术规程.pdf VIP
-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A)[含答案].docx VIP
- 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制度与采购管理制度.doc VIP
- 三菱(MITSUBISHI)伺服MR-J4-B使用手册说明书.pdf
- 一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我们不乱扔》教案.docx VIP
-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版).pdf VIP
- INOVANCE汇川-MD520系列通用变频器功能手册-中文.PDF
- 采石场(露天矿山)组织架构、部门岗位职能设置及全套企业管理制度汇编.docx VIP
- 万能卧式铣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