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老人成为信息时代的“韭菜”.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别让老人成为信息时代的“韭菜” 如果不是浙江省检察院的一条微信推文,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看起来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老年手机,竟然也可以被植入木马,盗取個人信息。长久以来,老年人因为其特殊的身心特点,一直是各种诈骗案件的“重灾区”。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骗子的手段也不断升级,从传统的线下健康讲座卖药,到如今的网银支付陷阱,老年人越发防不胜防,一不留神就会落入不法者的圈套。了解老年人受骗背后的心理需求,对防范老年人受骗有重要意义。 东方传统文化一直将“死亡”看成一种不可多谈的禁忌。特别是在老一辈的心中,将生死挂在嘴边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当人们迈入老年、距离死亡越来越近时,长久以来对于生命教育的缺失让老年人对疾病与死亡充满恐惧、不知所措。骗子正是利用了老人们的恐惧心理“对症下药”。“保健品骗局”是引老人们入坑的常见手段,从“睡特效床垫治百病”到“佩戴光量子片杀死癌细胞”,这些和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打着“延年益寿”旗号的保健品,屡次让老人们心甘情愿地交出自己的钱包。这些行为的背后,映射的是老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老年人退休后,长期与社会脱节,获取信息的速度慢、渠道少,面对新兴的事物难以全面客观地对待,更容易出现盲从的行为。在各类保健品讲座上,常常出现保健品受益者的现身说法,老人们本就对延年益寿充满了渴求,一听说已经有人实实在在地从中“获益”,再一看身边有人开始付钱了,“大家都在买,那我也要买”的从众心理作祟,让骗子们狠狠地收割了一波“韭菜”。 现代化进程伴生的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空巢老人越来越常见,子女不在身边,空巢老人的情感无处寄托。很多骗子正是利用了老人们情感孤独的心理,对其进行情感入侵,扮起了“孝子”的形象,对老人们嘘寒问暖,建立善良贴心的人设,进而博取老人们的信任。曾有脱口秀演员这样吐槽,“我理解我妈为什么宁愿相信骗子也不相信我,毕竟那些骗子对我妈比我对我妈孝顺多了”,好笑之余是无尽的心酸。 人进入老年后认知能力变弱、辨别能力变差本是正常的事,但部分老人自尊心极强,就算自己玩不转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依旧不服老,势必要征服这令人头疼的巴掌大的“小方块”。在这些老人的认知中,向来是他们教育子女,可如今却反过来被子女教育,这让他们的自尊心大大受挫。特别是当子女发现老人已经被骗钱后,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向老人发泄,责怪老人,这些行为无疑伤害了老人的自尊心,让老人出现挫败感,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此时子女的劝说不但难以奏效,反而会导致老人十分抗拒,日后出了事也不再愿意与子女交流,宁可自己硬抗。晚辈应客观看待老年人的认知特点,不过度苛责老人“不明辨是非”。作为晚辈,我们享受了老一辈为我们辛苦创下的新时代,就有义务在他们年迈时扶助他们安全快乐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家人要积极关注老人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无条件的支持与关心,避免老人们被那些“孝顺的骗子”蒙蔽了双眼;社会机构应组建老年团体活动,不让老年人与社会脱节,帮助老人建立健康的自尊,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明辨是非,避免落入无知的陷阱;政府仍要继续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保障老年人的权益,为老年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辛苦付出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安享一个幸福无忧的晚年,这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文档评论(0)

w13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