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古诗文(课外):早寒江上有怀.docVIP

初二上册古诗文(课外):早寒江上有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二上册古诗文(课外) :早寒江上有怀 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唐代: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孤帆 一作:归帆 )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译文及注释译文 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远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思乡的眼泪在旅途流尽,看归来的帆在天边徜徉。风烟迷离渡口可在何处,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注释 木落:树木的叶子落下来。雁南度:大雁南飞。南:一作 “初”。首二句从鲍照《登黄鹤矶》 “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 ”句脱化而 来。 襄(xi āng)水曲 (q ū):在汉水的转弯处。襄水,汉水流经襄阳 (今属 湖北 )境内的一段。曲,江水曲折转弯处,即河湾。襄:一作 “湘”,又作 “江”。曲:一作 “上”。 楚云端: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云:一作 “山”。乡泪客中尽: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无比辛酸。 孤:一作 “归”。天际:天边。一作 “天外 ”。 迷津:迷失道路。津,渡口。 平海:宽广平静的江水。漫漫:水广大貌。 鉴赏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 全诗情感是复杂的。 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这两句是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带 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 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 “寒”,作者又以 “北风 ”呼啸 来渲染,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 “早寒 ”。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 秋景象。处身于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所谓 “悲落叶于劲秋 ”(陆机《文赋》 ),是有一定道理的。远离故土,思想处于矛盾之中的作者就更是如此了。 这是一种 “兴”起的手法,诗很自然地进入第二联。作者面对眼前景物,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 “襄水 ”,亦即 “襄河 ”。汉水在襄阳一带水流曲折, 所以作者以 “曲”概括之。“遥隔 ”两字,不仅表明了远,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不能归去。这个 “隔”字,已透露出思乡之情。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故诗中称 “楚云端 ”,既能表现出地势之高(与长江下游相比 ),又能表现出仰望之情,可望而不可即,也能透露出思乡的情绪。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看来句意平淡,但细细 咀嚼,是很能体味到作者炼句之妙、造意之苦的。 如果说第二联只是透露一些思乡的消息, 带有含蓄的意味, 而又未点明 ;那么第三联的 “乡泪客中尽 ”,不仅点明了乡思,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了。 不仅他自己这样思乡, 而且家人也在想望着他自己的归去,遥望着 “天际 ”的“孤帆 ”。家人的想望,是假托之词,然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 “迷津欲有问 ”,是用《论语 ·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 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 (渡口 )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而孟浩然本为襄阳隐士,如今却奔走于东南各地 (最后还到长安应进士举 ),却是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故以 “平海夕漫漫 ”作结。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 这首诗二、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第二联两句都 是指襄阳的地位,信手拈来,就地成对,极为自然。第三联 “乡泪 ” 是情, “归帆 ”是景,以情对景,扣合自然,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最后又以景作结,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

文档评论(0)

187****6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