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5章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含解析.doc

2021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5章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含解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第3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 [考纲展示] 1.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2.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考情分析 核心素养 思维导图   结合聚落、产业活动创设情境,以地貌图、等高线地形图为信息载体,考查外力作用时空变化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综合思维:结合具体区域图分析图中河流地貌的成因。 2.区域认知:认识河流、不同河流的地貌类型及成因。 3.地理实践力:实地观察当地河流地貌特点,认识河流凹岸和凸岸,分析聚落选址与河流的关系。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5页 [基础自查] 知识清单 特别提醒 河流地貌的发育 类型 时期(或部位) 作用过程 地貌类型 侵蚀 地貌 初期(A) 以向源头侵蚀和向下侵蚀为主,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为铺 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形成“V”型谷 中期(B) 向下侵蚀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谷拓宽,出现连续的河湾 成熟期(C) 以侧蚀作用为主 河谷进一步拓宽,呈“U”型 堆积地貌 山前(山口) 泥沙堆积 洪积—冲积平原 河流中下游 河漫滩平原 入海(湖)口地区 三角洲 【点拨】 1.河流凹岸与凸岸 凹岸、凸岸指的是陆地向内凹或外凸,不是指河流。图中甲、丁为凸岸,乙、丙为凹岸。不管北半球还是南半球,都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如下图所示: 2.峡谷与峡湾 (1)峡谷:呈“V”型,是狭而深的河谷,多发育于地势起伏大的山区,河流强烈下切侵蚀形成。 (2)峡湾:冰川槽谷被海水淹没形成的狭窄的海湾。特点是狭长、曲折、岸壁陡峭,峡湾在挪威西海岸最为典型。 续表 知识清单 特别提醒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和农副产品、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地区 耕地状况 乡村规模 河网密布区 破碎 小 河网稀疏区 连片 大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点拨】 太行山东侧山麓地带多古都的自然条件  (1)气候:太行山东麓夏季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增加降水量;冬季太行山阻挡西北寒冷气流,减弱冬季风的侵袭,使气温不至于太低; (2)地形:东麓处于山前冲积扇(地带),地形平坦; (3)水源: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4)自然灾害少;地势倾斜,便于排水,少洪涝。 [深化探究] 1.河流堆积地貌只是出现在河流的下游吗? 提示 不是。虽然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但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河流冲出山口时,由于地势逐渐趋向平缓,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2.绘图分析说明河流侧蚀时应注意的问题。 提示 ①在河道较为平直时,一般从地转偏向力的角度来解释。②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3.平原一定是聚落的密集区吗? 提示 平原并不一定是聚落的密集区。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聚落分布密集。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不利于人类居住,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4.河口三角洲地带一定是聚落密集区吗? 提示 不一定。如黄河三角洲聚落密集度较低,这与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洪灾,黄河多次决口、改道,盐碱地分布广有关。其聚落密集程度远低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勒拿河三角洲面积广阔,但由于纬度高(北极圈以内),气候极其寒冷,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无常住人口。 [热点快递] 热点扫描 多以河湖的地理演变为切入,以地质、水文、气候、土壤资料为信息载体,从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角度考查外力作用对河道、河(湖)床的影响,探究人类活动对河流地貌的影响,落实到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上。 [热点题型] 1.新疆巴里坤湖(如下图所示)位于天山东段,科学钻探发现其沉积物粒径从大到小分别有砂砾石、粉沙黏土、黏土石盐石膏。据此完成(1)~(3)题。 (1)从河口到湖心,巴里坤湖沉积物依次为(  ) A.砂砾石—粉沙黏土—黏土石盐石膏 B.粉沙黏土—砂砾石—黏土石盐石膏 C.黏土石盐石膏—粉沙黏土—砂砾石 D.砂砾石—黏土石盐石膏—粉沙黏土 (2)巴里坤湖某地层自上而下为砂砾石层、粉沙黏土层、黏土石盐石膏层,这反映了该地质时期(  ) A.湖盆地壳下沉     B.气候趋于干旱 C.湖泊面积扩大 D.河流侵蚀趋强 (3)巴里坤湖某一沉积层出现富含有机质(植被碎片)的深色黏土层,推测当时该地为(  ) A.深水湖 B.咸水湖 C.沼泽地 D.盐碱地 解析:第(1)题,河流的沉积物具有分选性。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