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微专题八水土流失-含解析.doc

2021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微专题八水土流失-含解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微专题八 水土流失 [基础自查] 1.水土流失的成因与治理 (1)成因。 ①自然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基础条件,其主要类型及影响如下表所示: 自然条件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气候 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地形 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植被 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水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土壤 与土质的疏密程度有关。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 ②人为因素: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主要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开矿、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 (2)危害。 (3)措施。 ①工程措施: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措施等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 ②生物措施:采取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 ③农业技术措施: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种、提高复种指数等。 2.黄土高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考法体验] 1.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1)~(3)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故A正确。第(2)题,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冲淤,故排除A、C选项。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不大,因此影响下游河床的冲淤效果,故D正确,B错误。第(3)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C选项正确。 答案:(1)A (2)D (3)C 2.某红壤区坡耕地面临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下图示意该地采用不同农耕措施下的地表径流量变化。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农耕措施①②③依次表示(  ) A.顺坡农作、等高草带、等高土埂 B.等高土埂、等高草带、顺坡农作 C.等高土埂、顺坡农作、等高草带 D.等高草带、等高土埂、顺坡农作 (2)与6月相比,该地7月坡耕地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作休耕 B.农业用水多 C.蒸发旺盛 D.降水量较少 (3)该地位于(  ) A.陕西省 B.贵州省 C.浙江省 D.河北省 解析:第(1)题,在三种农耕措施里面,顺坡耕作对于坡面径流的阻截和促进下渗作用最弱;等高草带指的是在坡面上按照适当的间距,沿等高线方向栽植的草带,可以阻截径流,促进下渗,减少坡面径流;等高土埂对于坡面径流的减少作用是最强的。读图可知,①②③曲线的坡面径流量依次减少,所以①②③分别对应的农耕措施是顺坡农作、等高草带、等高土埂。第(2)题,坡面径流是降雨强度超过土壤表面的下渗能力剩余水分形成的。A选项,农业休耕不能大量增加下渗,减少坡面径流;B选项,农业用水多跟减少坡面径流没有直接关系;C选项,7月份和6月份的气温相差不多,蒸发量差别不会特别大;D选项,降水量减少会导致坡面径流减少,正确。第(3)题,已知该地区是红壤区,所以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排除A和D选项;再根据该地7月降水量少于6月,推断该地7月正值伏旱天气,应该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所以选C项浙江省。 答案:(1)A (2)D (3)C 3.从沟壑源头起至沟尾,每隔一定距离种植一道树网,每道树网至少有1栏树网。该树网的种植方法是:在沟壑底部直立种植2棵以上树种,在沟壑两壁各横向种植1棵以上树种,如图甲;或在沟壑底部离直立树种一定距离对应种植2棵以上树种,此树种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并与直立树种相交,如图乙。据此完成(1)~(3)题。 (1)该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 A.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