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答问百题”征稿续题.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法答问百题”征稿续题 99.虞世南《笔髓论·指意》曰:“用笔须手腕轻。”“手腕轻”与“力透纸背”、“以全身之力送之”之说是否相矛盾? 100.虞世南《笔髓论·指意》曰:“粗而能锐,细而能壮。”怎样的笔法训练可达此境界? 101.古代“文”与“字”的概念区别在哪里? 102.“初文”是何种符号系统?请举例详述。 103.刻石与碑是同一概念吗? 104.始平公造像是阳文的石刻文字,这种形式为什么极少见? 105.米芾“石刻不可学”的理论是在怎样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是否可从? 106.刻经文字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 107.西汉的隶书全没有挑法吗? 108.汉简隶书的波画是中锋作出的吗? 109.小篆的笔顺也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吗? 110.写金文,笔画的相接处要刻意回笔吗? 111.唐代篆书成就如何,是否继承了秦汉遗风? 112.汉代刻石隶书左右两合的字特点是“左右两开,开而不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唐代隶书是否继承了这一特点? 113.苏轼说“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此说是否确切? 114.米芾批评唐人书法,说“欧、虞始匀,古法亡矣”,其说是否正确,是从怎样的角度来论述的? 115.米芾说“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其说是否公允? 116.张怀瓘《论书》“夫书之为体,不可专执;用笔之势,不可一概”。是说用笔无须统一吗? 117.张怀瓘《论书》“其于得妙,须在功深,草草求玄,终难得也”。“求玄”,指的是什么? 118.姜夔说:“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笔正必然锋藏,笔偃必然锋出吗? 119.姜夔说“常欲笔锋出画中,则左右皆无病矣”。是说作字必须中锋,否则会出病吗? 120.刘熙载《艺概·书概》说:“书重用笔,用之存乎其人,故善书者用笔,不善书者为笔所用。”“为笔所用”,怎样理解? 121.刘熙载《艺概·书概》说:“古人论用笔,不外‘疾’、‘涩’二字,‘涩’非迟也,‘疾’非速也。以迟速为疾而能疾涩者,无之。”此语不好理解,问题的焦点在哪里? 122.刘熙载《艺概·书概》说:“凡笔要笔笔按、笔笔提。辨按尤当于起笔处,辨提尤当于止笔处。”止笔处如何辨“提”?起笔处如何辨“按”? 123.周星莲《临池管见》“古人得佳帖数行,专心学之,便能成家”。此说是否可信? 124.苏轼《东坡题跋》云:“欧阳文忠公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见之,如见清眸丰颊,进趋哗如也。”用尖笔与干墨如何作“方润字,请讲一下”。 125.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白石书法,迥脱脂粉,一洗尘俗。”“脂粉”系何指? 126.元苏天爵云“尝闻故老云,鲜于公早岁学书,愧未能若古人,偶适野见二人挽车行泥淖中,遂悟书法,盖与昔人观舞剑器者同一机也。”“挽车行泥淖中”,会悟得怎样的笔法? 127.晋王戎善行书,米芾称其书“法若篆籀,体若飞动”,行书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评论? 128.唐窦臮《述书赋》云:“放之率尔,草健笔力,岂忘保持,足见准则,犹片锦呈巧,细流不极。”“率尔”而见“准则”,应如何解释? 129.米芾批评唐人书法云:“欧、虞始匀,古法亡矣。”是说是否准确?古法分布不匀吗? 130.米芾云:“浩大小一律,犹吏楷也。”“吏楷”指的是怎样的书体? 131.姜白石《续书谱》述草书云:“横斜曲直,钩环盘纡,皆以势为主,然不欲相带,带则近俗。”“带”笔为什么状况下可称“近俗”。请举例。 132.姜白石《续书谱》述草书云:“横画不欲太长,长则转换迟。”草书的横画是否多出,怎样的状态才算“长”,在名家草书作品中是否出现过?请举例。 133.姜白石《续书谱》述草书云:“直画不欲太多,多则神痴。”“神痴”是怎样的状态?为什么会出现此种状态? 134.宋钱惟治云:“心能御手,手能御笔,则法在其中矣。”“其中”指的是什么? 135.虞世南《笔髓论》云:“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目取”系何指?为什么不可“目取”? 136.前人有贬苏轼书为“以肉衬纸,甚有俗气”者,这是哪一位理论家,其说是否确切? 137.“八病”包括哪些内容?其说是何时产生的?当今的创作是否还要避免? 138.晋卫恒《四体书势》云:“程邈于云阳狱中改大篆‘少者增益,多者损减;方者使圆,圆者使方’。”指的是隶变现象,所述是否准确? 139.于

文档评论(0)

wh45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