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检测-河北省定州市宝塔初级中学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VIP

第六单元检测-河北省定州市宝塔初级中学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 (1~5题 19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7分) (1)夜久语声绝, 。(杜甫《石壕吏》) (2)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 , ! (3)《大道之行也》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的句子是: , 。 (4)韩愈在《马说》中叹息“食马者”自认为是“知马者”,但其实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句子是: ,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0.5分,共4分) (1)怒而飞   怒: (2)请循其本 循: (3)教然后知困 困: (4)讲信修睦 修: (5)是故谋闭而不兴 兴: (6)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 (8)执策而临之 临: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北冥有鱼    B.选贤与能 C.一食或尽粟一石 D.学学半 4.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名为鲲    武陵人捕鱼为业 B.才美不外 见渔人 C.安知鱼之乐 安求其能千里也 D.不知其旨也 其真无马邪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的中国人有“名”有“字”,如杜甫字子美,白居易字牧之,韩愈字退之。 B.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C.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被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称“乐府诗”。 D.王羲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之一,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第二部分 (6~23题 51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6~7题。(6分) 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8~12题。(11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①奚:怎么。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3分) (1)不知其旨也     旨: (2)然后能自反也 反: (3)君子学必好问 好: 9.下列选项中,与“相辅而行者也”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C.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 D.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11.【甲】【乙】两段文字的中心论点分别是什么?(用原文作答)(2分) 12.【甲】【乙】两段文字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10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东郭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