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理学第八章 第五讲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1 尿液的渗透浓度变化很大 50-1200(mOsm/Kg.H O)之间。 2 高渗尿 :尿液渗透浓度高于血浆渗透浓度,被浓缩。 低渗尿 :尿液渗透浓度低于血浆渗透浓度,被稀释。 等渗尿 :等于血浆渗透浓度。 一般正常人尿量每昼夜 1-2L。 无论机体缺水或水过剩,长时间排出等渗尿,表明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严 重减退。 由于肾小管各段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不同,其渗透压也发生变化。 近端小管:与血浆渗透压相同 髓袢降支细段:水通透溶质不通透 髓袢升支细段:NaCl重吸收和尿素进入小管液 髓袢升支粗段:NaCl重吸收,水和尿素不通透 肾小管各段小管液渗透浓度变化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3/18 一、尿液的稀释机制 尿液的稀释主要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尿液的稀释是由于水不能被重吸收。 由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血管升压素释放 被抑制引起的。如引用大量清水。 如果缺乏血管升压素或者其受体 ,则会造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成水的重吸收减少 ,会造成尿崩症。 低渗尿的形成 Formation of a dilute urine when antidiuretic hormone (ADH) levels are very low.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4/18 二、尿液的浓缩机制  肾髓质的渗透浓度梯度是尿液浓缩的关键 当在缺水、失水时,尿液被浓缩,发生部位也在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水的吸收方式: 渗透 动力 :小管周边组织液的高渗透浓度梯度 鼠肾髓质存在渗透浓度梯度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5/18 (一)肾髓质渗透浓度梯度的形成 1、 逆流倍增模型(Countercurrent multiplication) 甲、乙、丙并列,M1对NaCl通透,M2对水通透。 M1膜对水不通透,NaCl从乙管泵入甲管; NaCl M2膜对水通透,对溶质不通透且丙管初始渗透浓度 低。 甲乙管自上而下形成浓度梯度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6/18 2、髓袢、集合管结构排列与逆流倍增模型相似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7/18 3、肾髓质形成渗透梯度的过程和机制 1 )外髓部 :(NaCl ) 升支粗段 :NaCl主动重吸收 ,水不通 透。小管液渗透浓度降低 ,组织液渗透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