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咏怀古迹》中的“省识”释疑.docxVIP

杜甫《咏怀古迹》中的“省识”释疑.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咏怀古迹》中的“省识”释疑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3阅读与鉴赏诗歌单元《杜甫诗三首》选了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其中关于“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一联,学界争论颇多,仅“省”字的读音和意义就许多不同的说法。 关于“省”的读音和意义大约有以下几种看法: 1.Sheng,解释为“约略”,或“不”。 2.Xing,解释为“省察”,或“曾经”。 也就是说,这一句诗的理解存在着分歧:即通过画图,汉元帝没能看到王昭君美丽的面容;或者通过画图,汉元帝看到了王昭君美丽的面容。然而事实只有一个,究竟看没看到,我们只能通过材料来验证。 关于昭君出塞,正史中最早记录的是《汉书·匈奴列传》: “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后汉书·南匈奴传》中记载: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西京杂记》则如此记载: “(汉)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其形,案图召幸。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巨万。” 《汉书》语之不详,仅记昭君远嫁之事,《后汉书》虽然没有提及画图之事,但根据“及去,召见”才发现“貌为后宫第一”,可知元帝在决定让昭君远嫁之前并未见过她的容貌。《西京杂记》则有画工丑化,元帝在决定让其和亲之前,只见到过她被丑化过的容貌,没能见到昭君的真容的记载。虽非正史,但历代文人多有以传说野史入诗的传统。而杜甫既然提到了画工画图之事,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出,杜甫是以《西京杂记》中的故事为基础展开论述的。 那么从史料的角度来看,杜甫认为元帝通过画图约略知道昭君的容貌,所以将“省识”解释为“不识”“曾经识”,都不符合作者对这段历史的认知。 再从律诗对仗的角度来看,“省识”对“空归”,将“省”读作xing,解释为“省察”,则“省识”两字都是动词,而“空归”的“空”则是副词,那么“省识”对“空归”,对仗不工稳。虽然唐代没有对词语进行词性划分的理论,但是杜甫在律诗的创作实践中对对仗的要求极高。而念xing,解释“省察”,似乎不符合杜甫对律诗对仗精益求精的态度。省(sheng约略),副词,对“空”,副词,对仗工稳。 鉴于“省识”的“省”字,念sheng,解释为“不”,和念xing,解释为“省察”或者“曾经”,都不符合作者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念xing,解释为“省察”不符合对仗的要求。所以,笔者认为将“省”念作sheng,解释为“约略”是最为恰当的。 [作者通聯:河南平顶山市实验高中]

文档评论(0)

wh45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