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满清八旗军的由盛转衰
一. 满清八旗军概况
八旗军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的军事组织。他在万历十一年起兵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南征北战,统一了女真各部,当时聚集了相当数量的蒙古、汉民。这几十万人来自四面八方,语言相异,生活习惯不同,谋生方式悬殊,社会制度两样,如果不建立起统一的管理制度,这样复杂、松散的混合体很难长期联合,势必分裂混乱,更不能消除各部、各族人员的旧有差异发展成为新的民族,八旗制度的建立解决了这个难题。清太祖先后建立了黄、白、红、蓝、镶黄、镶蓝、镶白、镶红8旗。皇太极时,又按民族分为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军八旗。
各旗设立都统、副都统、参领、佐领等官职。从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到1644年清军攻占北京这一阶段,八旗实行兵民合一,兼具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的职能。兵丁平时狩猎务农,战时自备武器粮秣,随军作战,“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堪称一支能征善战的精兵劲旅,作战时军纪颇严,有进无退,甚至在死伤惨重、尸相枕籍的情况下仍很少有人退缩逃阵。它曾以精兵6万,采取集中兵力、连续作战、逐路击破的战法,击败明朝10余万大军,取得了萨尔浒大捷;用两年的时间攻克明军防守关外的宁锦防线,歼灭明军5.4万人;后来又在山海关与明总兵吴三桂联合击败李自成大顺军,逐一消灭各地的反清力量,在建立清王朝、统一全中国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满清八旗军的兴盛及其积极影响
进入辽沈之前,努尔哈赤将所辖人员全部编入八旗,各按旗分、甲喇,牛录居住,原系一寨一族之人往往分隶不同的旗,一旗,一甲喇、一牛录内又有不同民族和地方的人丁,打破了女真各依族寨居住的旧习。这就使得八旗数十万人口居住在同一地区,密切了彼此之间的联系。编入八旗的人员,不管是女真,或是汉民,言谈交往,文移往来,必须使用满文满语。服装、发式亦须一律,依照女真习惯剃发,不许妇女缠脚。八旗人员同居共处,互通婚姻,血缘关系愈益密切。这样一来,在八旗制度的辖束下,经过广大八旗子民的长期辛勤劳动和团结战斗,来自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几十万人,在生产力,生产关系、赋役负担、国家法令、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大体上达到了同样的水平,旧有的差异迅速消失,一致性愈益增多,逐渐融合为在居住地区、经济条件,语言文字、心理状态等方面基本一致的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八旗制度的建立,对满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八旗制把一、二十万女真人统一编制起来,每牛录佥甲一百或一百五十,可挑选数万精兵。在粮草充足,器械精良、战马十万的条件下,这样一支武装力量当然成为具有很大威力的强大军队。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劲旅,用兵三十余年,战必胜,攻必克。他统辖八旗军队,以“七大恨”兴师伐明,取抚顺三城,歼明总兵官张承胤军万人。他集中旗兵,各个击破,以少胜多,大破明兵于萨尔浒,保护了满族的生存,扭转了战局,掌握了主动权。他亲领八旗劲旅,击败十余万守城明军,下沈阳,取辽阳,进驻辽东,为后来清兵入关统一全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八旗制度在建立军队,保证兵源、加强国力,巩固和扩大后金辖区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八旗制度的建立,在促进满族的形成及其向更高的社会阶段过渡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提高生产、增强军力,巩固和扩大辖区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在清初建立和发展时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满清八旗军的衰亡
清军于1644年入关并建立全国政权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度,将整个八旗组织原封不动地移入新的社会体系之中,成为完全由国家供养的职业军队和职业预备役军人集团。八旗官兵携家带口,按建制集中居住在军营之中,驻于京畿地区的部队称“京营八旗”,驻于全国各战略要冲之地的部队称“驻防八旗”。《北京市志稿》对宣统年间北京旗人的户口有一个统计:京城24旗,黄旗*****户,白旗*****户,红旗*****户,蓝旗*****户,合计*****户。每户按照平均5-6人算,北京旗人总人口数大约在60-70万之间。这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有学者叫做“旗人群体”,若从全国来看这个群体就更加庞大了。这个旗人群体不工、不农、不商,吃钱粮,一代一代寄生下来,成为专靠国家供养的社会救济组织,失去了起码的战斗能力。
从顺治、康熙年间起,八旗官兵就已经出现了追求享受、战斗意志衰退的倾向。在前线指挥战斗的亲王、郡王和贝勒们“逗留观望,不思振旅遄进,竟尔营私适己,希图安便,或逶兵甲之不全,或托舟楫之不具,借端引日,坐失事机”。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中,八旗军以往的主力地位已被绿营兵所取代。雍正、乾隆年间的一些重要战争,如柴达木之战、平定大小和卓之战、大小金川之战中,尽管参战的八旗官兵数量有限,其中一些号称精锐的八旗部队的表现却不如绿营兵,昔日敢打敢冲的作风已不复存在。
(一) 八旗军衰败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