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 共 NUMPAGES 页
哀江南 教案教学设计
《哀江南》教学设计
有效教学理念下要解决的问题与策略:
通过美文赏读提高学生文本解读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传奇曲词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初步解读传奇剧本的能力;
2.诵读曲词,揣摩语句,体会曲词中所表达的深挚、强烈的亡国之痛。
[过程与方法]
美文赏读:自由诵读,点评范读,赏析领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理解剧中人苏昆生、柳敬亭等反对权奸、关心国事的正义感和民族气节,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传奇剧本的赏读
教法与教具:赏读;多媒体平台、CAI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阅读材料,揣读赏析课文。
一.导入新课
[链接一]明孝陵、明皇宫、秦淮河等名胜图片(配乐—《哀江南》)
[问题1]这几处名胜坐落在我国哪座城市?
[明确]就是和我们马鞍山市相毗邻的六朝古都南京。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台城的烟柳,秦淮河的风月,无不默默地告诉人们这里曾孕育过一段段辉煌而又悲怆的历史,尘封着一个个动人而又凄美的传说。她有过太多的沉重,曾引发无数文人墨客为之长吁短叹:[链接二](请同学们集体朗读)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唐#8226;刘禹锡《石头城》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宋#8226;王安石《桂枝香#8226;金陵怀古》
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三百多年前的秦淮河畔,去听一段昆曲艺人苏昆生那凄婉悲怆的末世哀歌。(板书:哀江南)
[承转]解读文学作品,深入品味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是至关重要的,所谓“言为心声”,而品味语言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诵读。
二.检查诵读
1.指明一学生朗读,学生评价后,再由若干名同学朗读,而后教 师明确诵读要领。[链接三]
情感:凄凉悲怆,总的说来,读时宜语速舒缓音调低沉。
节奏:可按语法关系朗读。
如: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容易冰消!”
韵脚:读得圆润而有韵味,适当延音(句间稍短,曲间稍长)。
如:“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腰”适当延长半拍。
意韵:[哀江南]套曲中的许多曲词具有意蕴深长的特点,读时应注意体味。
如:“牧儿打碎龙碑帽”,象征三百年王业基础完全坍塌,令曾向大明王朝顶礼膜拜的明末遗民痛不欲生。
朗读中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徐疾、语气的轻重缓急,读出凄凉之景、亡国之恨、兴亡之感,为鉴赏打好基础。
2.师生共同赏读(配乐)
(分工:[北新水令][驻马听]全班齐读;[沉醉东风]××同学领读;[折桂令]男同学齐读;[沽美酒]××同学领读;[太平令]女同学齐读;末曲教师范读。)
3.[链接四]听末支曲中昆曲唱腔片断,感受唱曲人沉郁悲怆的情感。
[承转]听读套曲以后,我想同学们对其结构脉络应有更清晰的领会……
三.整体感知
1.理清结构内容(个别提问或集体回答)
[问题2]这支套曲由哪两部分组成?
[明确]宾白和曲词。
[问题3]就曲词部分七支曲子而言,其结构有何特点?
[明确]前六支曲子写景,末支曲子抒情。
[问题4]写景是从何处写起的?依次写了哪些景?
[明确]村郭(城外);明孝陵、宫殿、秦淮河、板桥、旧院。(板书)
[问题5]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明确]城外到城内(板书:外→内,远→近)
[问题6]如果用曲词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景物特点,你会选择?
[明确] 萧条(板书)
[问题7]末支曲子抒发了何种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词句读出的?
[明确]亡国之痛;(板书)“……楼塌了”“将五十年兴亡看饱”“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舆图换稿”……
[问题8]宾白部分交代了什么内容?
[明确]苏昆生故国重游的经历和感受。
[问题9]哪些地方奠定了全曲凄婉悲怆的感情基调?
[明确]人物的对白(语言);舞台说明(动作情态),“赞掩泪介”“柳捶胸介”,尽管身份不同,动作情态各异,但抒发的情感是一致的。
说明:舞台说明可能学生容易忽视,可适时补充课本123页第二自然段有关“舞台说明”叙述文字。[归结:链接五]
四.鉴赏曲词
(1)再读从《驻马听》到《太平令》五支曲子,请同学们尝试用一个动词或形容词来概括起景物特点。
[明确]学生回答,简要点评。(板书)
(2)学生自由赏析,教师概要点评;
[明确] 主要表现手法:对比映衬,虚实相生。
[北新水令]
这是苏昆生“重到”南京后第一眼看到的景象。南明灭亡已三年了,当战争的烟尘散尽,由唱曲名家沦为樵夫的苏昆生走进夕阳下的秣陵旧城,一种今非昔比、恍如隔世之感猛然袭上心头。这里一连用“残”、“废”、“瘦”、“空”四个词作修饰语。以“残”修饰“军”,使人想见败军溃逃的情形,这是虚写,是因“废垒”这一眼前实景而引起的联想;“残军”与“瘦马”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白杨礼赞 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_0.doc
- 包身工 教案教学设计 _2.doc
- 备考200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二)(1)(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doc
- 备考200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二)(2)(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doc
- 备考200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四)(二)(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doc
- 背影 教案教学设计 _2.doc
- 表达交流:直面挫折——学习描写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doc
- 别了,不列颠尼亚(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doc
- 布衣总统孙中山、华罗庚、罗曼•罗兰、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我的回顾(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doc
-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劝学》优秀教学设计 .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