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 共 NUMPAGES 页
论雷峰塔的倒掉 教案教学设计
(广东省珠海市第六中学语文科组招明乐 E-mail:Z@)
目的要求
一、了解“杂文”的文体特点,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二、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褒贬分明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
三、理解课文反对封建势力的思想内容,学习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四、基础知识
(一)字
识记:鬟(huán) 钵(bō) 盂(yú)
俶(chù) 雌(cí ) 锥(zhuī)
掌握:弹(tán弹词;dàn弹头)
禅(chán禅师;shàn禅让)
氓(méng村氓;máng流氓)
恙(yàng)祭(jì)
卷(juàn经卷;juǎn卷尺)
横(hèng横来;héng横贯)
荼(tú)诽(fěi)鬟(huán)
壳(ké贝壳;qiào地壳)薄(báo薄膜;bó薄弱;bò薄荷)
难(nán难点;nàn逃难)
(二)词语
理解:
夕照 名目 田夫野老 村氓 贵恙 罗汉
掌握:
非凡 招是搬非 嫉妒 荼毒生灵 腹诽
(三)修辞
理解讽喻、对照、反问等修辞方法对表达思想内容的作用
重点难点
本篇是杂文。作者借雷峰塔倒掉加以发挥,抨击了封建制度和封建道德礼教,鞭挞了那些封建复古主义者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作者在文中较具体地记叙了有关雷峰塔的传说故事,对雷峰塔赋予了比喻的意义,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本文层次清楚,围绕雷峰塔的倒掉,先写对雷峰塔的厌恶,再写希望它倒掉的愿望,最后写对于它倒掉的热烈欢庆、欣喜,表达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
夹叙夹议是本文写法的特点,有的段落以记叙为主,有的以议论为主,记叙与议论交错使用,使文章富于变化,使中心更加鲜明。
本文引用材料极其丰富,有些语句含义很深刻,阅读时应认真思考体会。
写作背景
作者写作此文时,上距辛亥革命13年,下距五四运动则仅5年。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2000年来的皇权统治,但并未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五四运动,特别是同时进行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对封建思想、封建道德进行了有力的冲击,但也远没有将这些污泥浊水涤荡净尽。1924年冬,正是北洋军阀政府加强其反动统治,而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革命斗争也日趋高涨的时候,鲁迅恰于此时发表此文,大题小做,借题发挥,其意义是远远超过了批判封建礼教的范围的。
本来,以我国国土之大,名胜古迹之多,个把雷峰塔的倒掉,算得了什么?许多人恐怕还根本不知道雷峰塔是怎么回事。不就是在当年,一般人也只是感叹“西湖十景这可缺了啊”么!可是鲁迅却摆脱什么“十景”“八景”的俗套,从此一事中联想、发掘和引申出如此深刻的含义,这实不能不使我们感到深受教益。
不过,“十景”之类,也并不是完全不值得议论的。鲁迅写完《论雷峰塔的倒掉》后,似乎意犹未尽。1925年2月,他在当时北京的《京报副刊》上看到了胡崇轩(按,即胡也频)的一篇通信,得知雷峰塔之所以倒掉,是因为乡下人迷信那塔砖放在自己家中,凡事就会平安如意,逢凶化吉。于是这个也挖,那个也挖,挖之久久,便倒了。这就又引出了鲁迅的一篇《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此文写于1925年2月6日,初载同年2月23日《语丝》周刊第15期,后亦收入杂文集《坟》。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姓周,本名樟寿,字豫才,后又取名为树人。浙江绍兴人。母亲鲁瑞,来自农村,从自学获得看书能力,她的品格对鲁迅一生有重要影响。鲁迅1898年离乡赴南京学习,1904年赴日留学,开始学医,后弃医从文,写了《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编了《域外小说集》。1906年回国。
1918年参加改组后的《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五月发表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了。1923年将其14篇小说编为《呐喊》出版。还出版了第二部小说集《彷徨》、散文诗集《野草》,并写了大量杂文。
1927年去广州,年底返上海,开始他一生最辉煌的时期。他主编刊物,参加论战,发起进步社团,辅导培植文学新人,做了大量工作。这时期有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篇》、《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和《花边文学》等,1934年写了《故事新编》。
晚期杂文集有《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他一生写有杂文700多篇,130多万字。他的全部著作收为《鲁迅全集》,共20卷,近1000万字。鲁迅著作被译成50多种文字,是我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作家,更是新文学、新文化的巨人。
中学语文共选学鲁迅的作品20余篇。其中小说8篇:《呐喊》7篇,加上《彷徨》中的《祝福》;散文6篇:《雪》、《风筝》、《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范爱农》、《为了忘却的记念》;杂文8篇:《“友邦惊诧”论》、《论雷峰塔的倒掉》、《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包身工 教案教学设计 _2.doc
- 备考200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二)(1)(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doc
- 备考200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二)(2)(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doc
- 备考200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四)(二)(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doc
- 背影 教案教学设计 _2.doc
- 表达交流:直面挫折——学习描写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doc
- 别了,不列颠尼亚(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doc
- 布衣总统孙中山、华罗庚、罗曼•罗兰、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我的回顾(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doc
-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劝学》优秀教学设计 .doc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出师表》教学设计 .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