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致云雀》同步练习及答案(共两套).docx

《2.4 致云雀》同步练习及答案(共两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4 *致云雀》同步练习一 【课前自主梳理】 1.读准字音 (1)霓虹(  ) (2)荫蔽(  ) (3)迸涌(  ) (4)摈弃(  ) (5)憎恨(  ) (6)炽热(  ) 答案 (1)ní (2)yīn (3)bèng (4)bìn (5)zēng (6)chì 2.理解词语 (1)摈弃: (2)    :就着临时发生的兴致(进行创作、表演等)。 (3)    :云气升腾,彩霞弥漫;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4)    :形容非常畅快、舒适,常指文章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 (5)    :不加以任何修饰,不注意雕琢。 答案 (1)抛弃 (2)即兴 (3)霞蔚云蒸(或云蒸霞蔚) (4)酣畅淋漓 (5)不事雕琢 3.辨析词语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暗淡·黯淡 正是因为人们在大堤崩裂时接纳陌生人的关爱之情,正是因为工人们宁愿减少自己的工时而不愿看到朋友失去工作的无私精神,才使我们在    的灯光下调整好    的心情。 (2)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他一向要求完美,做起事来总是    ,顾虑较多,让人觉得有些    。 (3)鄙弃·唾弃 他由于贫穷而被人    ,但仍然游手好闲,以至穷困潦倒露宿街头、食不果腹,遭到众人    鄙夷。 答案 (1)暗淡 黯淡 (2)瞻前顾后 畏首畏尾 (3)鄙弃 唾弃 解析 (1)二者都指不明朗。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②同“暗淡”。(2)二者都有“顾虑重重”的意思。“瞻前顾后”重在犹豫不定,并可用来形容考虑周密,办事谨慎;“畏首畏尾”重在胆小怕事。(3)两词同为动词。“鄙弃”指轻视厌弃;“唾弃”指鄙弃,厌恶。“唾弃”程度比“鄙弃”深。 【课堂自主探究】 1.在结构框架图中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答案 eq \o(□,\s\up2(01))写云雀歌声的优美品质 eq \o(□,\s\up2(02))歌颂自然的美妙 eq \o(□,\s\up2(03))追求光明 eq \o(□,\s\up2(04))自由快乐 eq \o(□,\s\up2(05))不断飞升 2.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致云雀》创作于英国正值严重的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英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现状,也大大地歌颂了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B.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所以说诗人和云雀物我合一,是完全一致的。 C.全诗二十一节,先急促而后悠扬,有意识地造成情味隽永的节拍,读来似有穿云透月的魄力,节奏欢快,使人进入特定的意境之中。 D.《致云雀》全诗运用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热情地歌颂了云雀,诗歌感情层层递进,给人以希望,读后令人感到争取自由解放的乐观主义精神。 答案 B 解析 “诗人和云雀物我合一,是完全一致的”说法过于绝对。诗人和云雀只是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但二者之间也有不同之处,即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 【课后同步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徐志摩的诗可谓独树一帜,他的诗富于想象,意境清新,风格柔美飘逸。 B.诗歌需要有广大的受众作基础,相继涌现出的下里巴人式诗作是诗歌发展的沃土,为出现阳春白雪之佳作提供了提升的平台和跳板。 C.1821年济慈去世,1822年7月,雪莱溺海身亡,两年后拜伦死在希腊。英国浪漫诗人的第二代就此落幕,渐渐江郎才尽。 D.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兼备,理性上我们一贯赞同忠实原作,然而伴随着忠实而来的板滞或晦涩又常使读者意兴阑珊。 答案 C 解析 A.“独树一帜”指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使用正确。B.“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使用正确。C.“江郎才尽”比喻才思衰退。不合语境。D.“意兴阑珊”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雪莱的诗正如他的人品一样,表现出一种圣洁、崇高辉煌的理想,并且为人极其高尚,拜伦曾盛赞“雪莱是最无私而善良的人”。 B.千百年来,我们都将阳光当作人类自由的象征,现在突然发现,我们并没有给阳光自由,我们亟须一部专门的法律来保护阳光的自由。 C.诗歌作为一种文学,理应担当社会责任和文化精神,执着地追求真、善、美,不断地促人上进,引人思索,带给人更多的美感。 D.雪莱写了大量优美的抒情诗,如《云》《致月亮》《悲歌》等,雪莱最后一部封笔之作是献给反对土耳其统治的希腊人民的抒情诗剧《希腊》。 答案 B 解析 A项,语序不

文档评论(0)

创新就是动力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