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4
PAGE
义务教育鲁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叶圣陶先生平易近人、真诚宽厚的人格魅力。
2、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作文应先学做人。
3、学习结合上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初步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1.叶老是如何给我修改作文的。
2.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直入主题,导入新课。
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出示肖复兴图)他在回忆自己走上文学道路的历程时,谈到了他年少成长的故事,曾这样写到:一次偶然的机遇,能改变一个人终生的命运。
怎样偶然的机遇,改变了他的命运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肖复兴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二)、检查预习,理清思路。
1、课文同学们都预习了,请拿出预习单,在小组内读一读生字,看能读准吗?
——学生组内读生词——提醒难读或读不准的词语。
2.理清课文思路。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事?初步概括课文内容。
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学生交流两件事。——师板书,学生做批注。
( l—5自然段是写叶圣陶爷爷帮“我”修改文章,6—10段是写叶圣陶老先生邀请“我”到他家做客。)
(三)、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A、学习“修改作文”。
1、出示:研学任务一:默读课文1——5段,边读边思考: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时,“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请圈画出相关的内容。
(学生自学、交流,教师巡视)
2、交流:
预设1: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①、抓关键词谈感受:密密麻麻、到处
②、补充资料。孩子们,这就是叶老批改的文章,肖复兴的作文只有1500多字,可就是1500字的文章,叶老修改了160多处呢!课件出示。这可真是密密麻麻啊!你感受到什么?平常你修改过自己的作文吗?——学生交流——把感受带进去读出密密麻麻,读出叶老的认真细致。
预设2:交流如何修改作文,体会叶老的认真仔细:(课件出示)
①、理解一张和一幅的区别,感受用字的准确。
“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感受句子的规范。
叶老真是一个字也不放过啊,他曾经说过:所谓好文章,只不过是选材精当一点儿,用词准确一点儿,说话周密一点儿罢了。
②、叶老给“我”这样修改文章,你有什么感受?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感受的?——交流读文。——顺势理解:春风拂面。——把感受带进去读。
③、读评语,谈感受。
④、出示叶老伏案工作图,看图激发情感:看,这就是为肖复兴批改作文的叶圣陶爷爷,当时,他已经68岁高龄了,担任国家教育部的副部长,是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作家。白天,他日复一日有做不完的工作,晚上,在灯光下,他一篇一篇、一字一句地批改作文。此时,你感受到什么? 配乐朗读感受,体会。
B、学习请“我”做客:
1、出示:研学任务二:默读课文6——10段,边读边思考: 叶老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又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呢?有什么感受?请圈画出相关的内容。
2、交流:
预设1、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①、(出示句子)根据字典中的解释理解“融洽”和“融化”。
小小的心融化了?指的是什么?——理解了之后送进去读一读。
②、猜想期待:叶老先生对肖复兴有什么期待呢?——自由发言——出示补充资料,体会情感——再次感情朗读。
③、你觉得叶老是一个怎样的人?——生交流。
预设2、观察课文插图,体会叶老先生的平易近人。
①、表情、动作
②、理解对联: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
③、激发情感,进入情境:你看,一位是国家教育部副部长,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作家,一个是普普通通的中学生;一个是70岁的老人,一个是15岁的少年,他们才第一次见面,交谈却得那么融洽。难怪作者第一次见作家就有这样的感受——学生读感受: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理解“堪称楷模”
(楷模通过楷树和模树的图片进行原意与引申义的解释,理解。 )
(四)、深化主题,学习写法。
1、师:学到这,再读课题,有问题吗?为什么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
课件出示:探究:课文哪几处写了爬山虎?圈画句子,思考: “我”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看到爬山虎的,当时的心情怎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