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相对论和非相对论.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德的相对论和非相对论 道徳相对论也是结合了直觉法和自然主义法的理论,它特別强调价值观和价值决泄方 法的重要性。道徳相对论的前提假设是:不同的社会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与之相对应的 道徳观。道徳相对论的另一个假左是:直觉法的法则并非是绝对不变的,而是根据社会的价 值观,在不同的社会里各不相同。 习俗主义的道徳相对论认为:是与非、好与坏的依据是社会的习俗和惯例一一如习惯 和传统。这样看来,习俗主义的道徳相对论似乎是宽容的,因为它承认了不同社会、文化间 的差异。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习俗主义的道徳相对论还主张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应占统治地 位,而与之不同的少数人或个人的价值观将得不到承认。通常,这些“异类”的行为都会被 认为不符合伦理道徳。相反的,任何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符的行为都会被认为是道徳的。由 此推论,除非一个社会系统从内部改变他们的习俗,那么不管外人认为如何的不正当,这个 社会都不会把他们正在致力于的事业视作不道徳。换句话说,盗窃团伙也有他们的“道义” 和“荣誉”。总之,习俗主义的道徳相对论是从一个大社会系统的角度来看待绝对道徳。 与之相反,个人主义的道徳相对论则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待绝对道徳。它主张:如果 一个人确实发自内心地认为一项行为是道徳的,那么它就是道徳的。这种利己的观点可导致 “逍徳观上的无政府主义”,因为它把他人的观点都视为次要的,而坚持认为真诚的人就 是正确的 (all sincere individuals are right) ”。 对于公关经理来说,极端的道徳相对论没有任何指导作用,因为它的论调是:所有的 道徳抉择都是特殊的、不可复制的。但是,只要观点不那么极端,适徳相对论还是很有启发 作用的,因为它鼓励我们去分析每个道徳抉择的特殊点,因地制宜地解决问题。 有些人喜欢道徳相对论,因为对于他们来说,道徳非相对论过于苛刻和死板了。他们 认为,即使这两种理论都“不怎么好”,那道徳相对论也是‘比较好”的那一个。而事实上, 根据传播学者James Jaksa和Michael Pritchard的观点,这是一种误解。因为逍徳非相 对论一一即道徳的直觉法一一并非是那么死板绝对、非黑即白的。这两位学者列出了三 条对道徳非相对论的主要误解: 人们通常认为非相对论主义者不能容忍和他们道徳观相异的人。有些非相对论主义 者确实如此。但并不是所有的非相对论主义者都相信他们已经掌握了全部(或大部分)的真 理,他们也能开放地接受不同观点。非相对论主义者真正坚守的是某些他们认为更能被接受 的道徳观,即使这些道徳观现在还不被所有人接受。 人们通常批评非相对论主义者过于绝对和武断,认为他们信仰那些绝对的道徳观, 比如“决不说谎”、‘决不杀戮”和决不残忍”。这也不是事实,非相对论主义者并非一 立如此。他们只是认为,有些大的原则和价值观在判断是非时是世界通行的。比如,一个非 相对论主义者会坚持认为谎言将带来不良后果,即使它在某个具体情况下只是个微不足道的 因素。 人们有时还认为非相对论主义者不尊重道徳的传统、习俗和惯例。这也是亳无根据 的。非相对论主义者没理由不知道相对性、传统和习俗的重要性。他们只是拒绝接受习俗主 义者关于上述事物是决左性因素的观点。而且,即使非相对主义者确实认为某些传统、习俗 和惯例是有悖道徳的,这也不意味着他们就会任意去干涉。非相对主义者并不比英他任何人 更喜欢干预他人。事实上,他们认为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他人是不正当的。尊重其他文化 的完整性和生活方式本身就是非相对主义者所遵循的准则之一,而相对主义者似乎有时还做 不到这一点。 一位管理学专家主张用下列四个问题来识别任何一个道徳问题的维度: 所有当事人的目标分别是什么?他们想得到什么? 他们计划如何达到他们的目标? 他们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 他们这么做将会导致什么结果? 直觉法不关注结果,它更多地关注动机、企图和手段。下而是直觉法准则的另外一些 例子: .亚里士多徳的“黄金中庸主义”:只执行那些在程度上处在两个极端之间的行为,避 免过激行为。 承担你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 下面来讨论另外一种道徳的评判方法,即关注行为结果的自然主义法。这种方法认为: 如果一项行为的结果是好的,它就是道徳的:反之,它就是不道徳的。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我们是否能仅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衡量结果?或者,我们是否应 该把所有当事人都考虑进去? 利己主义主张:只要一项行为符合自己的长期利益,它就是道徳的。 功利主义则主张:只有当一项行为符合所有人的利益时,它才是道徳的。 行为功利主义者认为,正确的行为必须使它带给所有当事人的利益与不幸的比值(利 益/不幸)最大。 原则功利主义者则认为,如果所有人都遵循某条原则能带来比不使用这条原则时更多 的总利益,那么这条原则就是道徳的。 作为崇尚结果论的道徳学说,利己主义和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