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汪曾祺与哈代作品借鉴绘画描写之比较
享有世界声誉的小说家和诗人——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1840-1928)一生跨越两个世纪,共创作了15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8卷诗、2部诗剧,被卡尔·韦伯称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其中最著名的小说当推《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还乡》和《卡斯特桥市长》。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从小受传统文化精神熏陶。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诗和散文,是跨越几个时代的作家,在小说、散文、戏剧文学与艺术研究上都有建树。1980年发表小说《受戒》,受到普遍赞誉。现已出版《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汪曾祺自选集》以及多卷本《汪曾祺文集》等十几个作品集。他的小说被视为诗化小说,其中《大淖记事》获全国短篇小说奖。汪曾祺和哈代这两位处于不同时代、出自不同国度的作家在小说创作中都有机地融合了绘画艺术的养分,其作品表现出的美学观点、表现技巧、创作模式有着重要的价值,同时,也折射出了二者精神上的共鸣与文学创作的相通之处。
一、相近的乡村景色感知描绘
在对乡村风貌的描绘中,汪曾祺和哈代都将文字描述精妙地转化为图画,凭借在绘画方面的知识为文本的细节提供素材,使小说的魅力渗透在大自然的优美画面中。
汪曾祺自小习画,对中国的山水画极有体会,常常将绘画的技巧、手法融入小说的创作中,因此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画面感极强。他在物化生存的境遇里极力讴歌日益失去的田园,对故乡土地进行诗化的描绘,以清新质朴、如话家常的笔墨勾画了一幅幅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风景画、风俗画,透露出一股清水芙蓉般的芬芳诗味。其小说《受戒》中的景物描写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接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这种印象派式的笔法勾勒出来的就是一个色彩丰富的、生命繁盛的桃源境界,在意境的描绘上突出一种诗意美。这种美化也是作家对故乡风景的诗化想象。再如,小英子“挎着一篮荸荠回去,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中国画传统技巧之一就是追求藏与显、虚与实的结合关系,认为“景愈藏,境界愈大;景愈显,境界愈小”。藏露隐显可以最大限度扩张文字的情节空间,丰富读者的联想。作家以文笔代画笔,将我们带到生命的理想境界中,给我们呈现了极具中国水墨写意画般静谧淡雅的意境之美。汪曾祺小说的情趣之美,是文化之美、人性之美、诗意之美的结晶,在至美与至善的人格中体现理性思考,在性情陶冶、人格不断完善中渗透文化品味,在浓浓文化氛围中显现出古典的诗意美。
与汪曾祺同样对乡村有着审美理想的哈代,对恬静优美、古朴寂寥的乡村有着相同的心灵追求。这种追求就是他亲身经历过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哈代把自己对自然细腻、敏锐和独特的感受,贯注在小说创作中,把环境优美、古朴幽清的故乡看成自己的理想世界,极尽笔墨描绘乡村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在这位伟大的风景画家的笔下,茅舍、草地、树林、花朵、蜂蝶都是那样自然可爱,构成了小说美好的意境,引起了读者的无限遐思。哈代善于借助绘画艺术手段捕捉外部事物独特的本质,用人类心情的某一方面同它关联起来,与单纯的文字描写相比独具匠心。哈代常年生活在乡村,描写自己熟悉的乡村生活是他的题材风格。我们跟随哈代的“画笔”感受着《绿荫下》那幅“荷兰画派的乡村画”、《德伯家的苔丝》中秀丽精致的布蕾谷、《还乡》里爱敦荒原的凄凉郁苍。哈代引用了绘画中的光、色彩和气氛描写乡间景象。他这样描画广阔的草原:“有的时候,夏雾更弥漫,那一片草原就好像白茫茫的大海,里面露出的那些零落稀疏的树木,就好像危险的礁石。鸟儿都穿过了雾气,飞到发光的上层,停在半空晒太阳;再不就落到界断草场那些现在亮得和玻璃棍棒一般的湿栏杆上。”哈代热爱大自然,常常跟随父亲走进荒原领略大自然的美。在浪漫主义作家追求的环境里,父亲培养了他对大自然的特殊感受,即美感、神秘和诗意。这种感受一直渗透在哈代的全部创作中,形成他作品的一大特色。
二、全景与局部的不同场景布控
同样是对场景的描画,汪曾祺和哈代却有着不同的视角,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大小不同的场景。
汪曾祺在描绘景物时偏爱场景聚焦,截取横断面、取消层次感以“抹平事物的反差”,在意境的描绘上突出诗意美。“我以为,一篇小说,总得有点画意。”他总是以简约、平淡、清丽的笔,点燃出诗意的画面,让小说笼罩在一种袅袅升腾的雾岚中,既迷人又绰约可见,仿佛一首意境悠远的抒情诗。而他的画笔的展开,有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效果。如《大淖记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发那科机器人DCS双重安全性检查功能说明书FANUC.pdf VIP
- 2024仁爱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12 Lesson 1 Better Together每课时教学设计汇编(含8个教学设计).pdf VIP
-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的护理.pptx VIP
- 健康顾问:养生保健典藏本.pdf VIP
-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 T_SCJA 9-2021_非道路车辆类型.pdf VIP
- iec61850icd模型文件属性详解.pdf VIP
- 05-03-光纤陀螺方案和技术 光纤传感原理课件.pdf VIP
- 2025江苏中职职教高考(烹饪类)讲义知识考点复习资料.pdf VIP
- 初中班会课件《突围—目标成就未来》.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