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论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 摘要:悲剧堪称是古希腊文明最美丽的艺术形式,而充斥与这一华丽艺术之中的,是永恒与神秘的命运主题。较近代悲剧善恶分明的价值观,古希腊悲剧中并不强调这种人为因素的重要性,而是强调一种超脱于善恶之上的“命运”观点。 关键词:古希腊 悲剧 命运 正文: 从取材上看,希腊悲剧主要取材于神话和传说,以古代的英雄故事作为主要内容。早在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神谱》中,关于命运的诠释就已经进行了初步的表述,只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起统领作用的悲剧主题,因此这里只能感受得到这种冥冥之中命运安排的潜在含义,最终将其归结于叙事性的故事。然而在稍晚出现的“系统叙事诗”中,命运就被作为一个重要的主题被突显出来了,从而产生了最初意义上的希腊悲剧故事。 与“系统叙事诗”类似,希腊悲剧反映了那些显贵家族内部的矛盾冲突,而这些矛盾冲突的根源并不是由于悲剧主人公自身人为因素造就的,而是由于不可抗拒的命运所决定的。悲剧主人公常常是满怀着自由的意志来进行自己的人生的,他们甚至有时是聪明、智慧、贤明的(俄狄浦斯就是典型代表),然而当他们貌似是在极力打破所谓的神的语言,靠着自己的智慧与能力创造出一个看似安宁和平的境地时,命运之手早已悄无声息地伸向了我们的悲剧主人公。当然,这个悲剧性的命运往往是由悲剧主人公自己在无意识或者阴差阳错造就的,也就是说,悲剧主人公是在为自己掘坟墓,这也是希腊悲剧中最富有魅力的特点。 同近代善恶分明的评判标注相比较,希腊悲剧中往往没有绝对的好人或者绝对的坏人,既没有高尚典雅的唐.罗狄克,也没有邪恶狡诈的伊阿古①,即不存在这种善恶的明确区分与对立。当我们在看近代悲剧主题的戏剧时,可以很容易地从剧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对他的品德与善恶进行大概的评判。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这就是近代的悲剧,即道德悲剧,悲剧的根本展现途径就是好人与坏人的对决。然而在古希腊悲剧中却既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就拿俄底浦斯来说,他之所以杀父娶母,不是受奸人陷害,也不是由于自身品质恶劣,这一切的一切都来归结于一个潜伏在众多角色背后的真正主角——命运。通过阅读可以发现,在俄底浦斯的悲剧中根本就没有邪恶的力量,他最后所受到的苦难与悲剧都是他在前面自己为自己铺垫的。他虽然已经事先知道了关于自己会杀死父亲的预言,也想要拼命与之抗衡,但这所有的挣扎在命运面前都是徒劳的,最终还是逃脱不了预言的悲剧命运。 希腊悲剧是一种更深刻意义上的悲剧,它不是把悲剧看作人的自由意志(恶)的结果,看作某种人为的插曲或某种超出常规的意外,而是把它理解为生活或生存的一般规律和某种终极性的宿命,理解为人的自为存在(自由意志)与自在存在(“命运”)之间的一场不可避免的永恒冲突。②我们可以发现,对于这种无法改变的命运悲剧,希腊人抱有一种处之泰然的心态,既然无法改变,就平静地接受。当然,我们不能将这种接受愿意命运洗礼的观念视之为消极屈服,希腊人并没有因此对命运失望或颓废,反而是采取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可能被命运之神安插的悲剧。因此,悲剧所给予希腊人的是一种愈加刚强的人生态度,和面对人生悲剧时释然乐达的处事方式。 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不仅仅在普通人的身上得到了体现,甚至连高高至上的神也逃脱不了命运的主宰。罗素曾经说过“在荷马诗歌中所能发现与真正宗教情感有关的,并不是奥林匹克的神祗们,而是连宙斯也要服从的‘运命’、‘必然’与‘定数’这些冥冥的存在。” ③我们知道,希腊神界最至高无上的神是宙斯,他可以主宰世间万物,他的威力不可想象。但就是这样一个如此强大的神,也有他不得不屈服的命运定数。在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获释》一剧中,普罗米修斯曾经向前来说服自己说出宙斯秘密的歌队长回答: 但是亚,支配一切的命运不容许 有如此结果,我必须受尽屈辱, 受尽千灾白难,才能摆脱束缚; 技艺的力量远远胜不过定数。 在希腊哲学中,这个“命运”变成了潜藏在现象世界背后并决定着现象世界的逻各斯、理念、形式、实体等形而上学的本质,再往后则演变为基督教的上帝、唯心主义的精神实体,以及唯物主义的客观规律等,这在逻辑上是一脉相承的。④由此也将命运主义提升到了一个哲学的境界。黑格尔指出:“这种统一体和个性与相对的有限性处于对立地位,是一种本身抽象的无形象的东西,也就是必然或命运,它在这种抽象状态中只是一般较高一级的东西,对神和人都有约束力,但是本身又不是不可理解的,不可纳入概念的。” ⑤ 随着古希腊悲剧形态开始走向世界,命运主题的意蕴得到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和诠释。也正是由于人生的种种不完美与不如意,才更加激励着人们对神、命运、以及自身进行无尽地挑战。 莎士比亚 《奥赛罗》 赵林 《西方文化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罗素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