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目        录
 TOC \o 1-2 \h \z   1前 言	 1
  2自然地理地质条件	 4
  2.1  水文气象	 4
  2.2  区域地质条件	 4
  3地质概况	 6
  3.1  地形地貌	 6
  3.2  地层岩性	 8
  3.3  地质构造	 9
  3.4 水文地质	 9
  3.5 不良地质现象	 11
  3.6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12
  4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18
  4.1 路堤边坡稳定问题	 18
  4.2 路基稳定问题	 22
  5 工程地质评价	 23
  5.1分段评价原则	 23
  5.2柳陂镇汉江大桥段评价	 24
  5.3杨溪铺镇小学段评价	 24
  5.4杨溪铺镇工商分局段评价	 25
  6 天然建筑材料	 26
  结  语	 28
附 图
1、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库区郧县209国道浸泡路段汉江大桥段防护工程地质图(比例1:1000)
2、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库区郧县209国道浸泡路段杨溪铺镇小学段防护工程地质图(比例1:1000)
3、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库区郧县209国道浸泡路段杨溪铺镇工商分局段防护工程地质图(比例1:1000)
4、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库区郧县209国道浸泡路段防护工程地质横剖面图(S1-S1’~S3-S3’,Y1-Y1’ ~Y10-Y10’,E1-E1’ ~E9-E9’)(比例1:200)
 PAGE 1
1前 言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库区郧县209国道浸泡路段防护工程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柳陂镇和杨溪铺镇,主要分为三段,分别为柳陂镇汉江大桥段、杨溪铺镇小学段、杨溪铺镇工商分局段,工程区交通较为方便,见图1.1。
图1.1  209国道浸泡路段地理位置示意图
1.地级市 2.县(县级市)3.乡镇 4.省界 5.公路 6.铁路 7.水系及坝址  8.浸泡路段
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于1958年动工兴建,1973年建成投入运行,正常蓄水位157m,死水位140m。目前,库区已按工程蓄水现状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公路交通网络。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正常蓄水位上升到170m(吴淞高程)时, 209国道郧县段将有部分路堤路基路身被库水浸泡,可能造成路堤的损坏,拟采取防护措施,以保证209国道的安全运行。该段道路等级为山岭重丘二级,沥青路面,路面宽12.0m。
1991年,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第一工程勘测院对丹江口水库进行了1:20万库岸稳定性调查,并于同年编写了《丹江口水利枢纽后期完建工程库岸稳定调研报告》。2002年10月,长江委第一工程勘测院在以前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对库区滑坡、坍岸及浸没等地质灾害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复核,提交了《丹江口水库库岸稳定性及浸没工程地质调查报告》。2003年,长江委第一工程勘测院会同第七、第九勘测院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有关单位,全面开展丹江口库区库岸稳定性地质勘察工作,提交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库区库岸稳定性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初步勘察阶段)》。
2006年8月,根据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任务要求,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武汉)对拟防护的209国道郧县浸泡路段开展了初步工程地质勘察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根据丹江口库区公路复建工作的要求,本次勘察工作的目的是:
 1) 收集有关区域地质资料,论证公路工程建筑场地的区域地质条件,确定工程区地震动参数。
2) 查明公路工程建筑场地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并作出评价。
3) 进行综合地质勘察,初步查明对确定工程场地的位置起控制作用的不良地质条件、特殊岩土的类别、范围、性质,评价对工程的危害程度,治理对策和地质依据。
4) 查明地表水、地下水的活动情况,地下水的埋深、变化规律等,评价地表水、地下水对砼的侵蚀性。
5) 查明沿线天然建筑材料料场质量、储量和采运条件。
本次勘察野外工作于2006年8月下旬开始,同年9月下旬结束,完成主要工作量见表1.1。
本阶段勘察依据为:
1.《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99)
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
3.《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5.《公路工程基本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本报告及图件采用1956黄海高程基准,1954北京坐标系。设计库水位均为吴淞高程,吴淞高程与黄海高程的换算关系为:吴淞高程=黄海高程+1.771m。本次勘察得到郧县中线办、移民局、交通局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表1.1   完成主要工作量统计表
工作项目
工作量
单位
备注
工程测量
孔位测量
47
孔
剖面测量(1:200)
2.6/22
Km/条
地形图测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