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博物馆工程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排桩支护).docVIP

某博物馆工程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排桩支护).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XX市博物馆 改扩建工程新建X馆 土方开挖、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 编 制 人: 编制日期:XXXX年 XX月XX日 一、工程概况 (一) 地质、水文、气候条件 1.根据《XX市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新建X馆工程勘察报告》,场地位于凤凰山(石灰岩)南麓,呈东高西低丘陵地貌。上部第四系土层分布厚度为7.0~17.0m,其中,表层分布填土,下部属于山前坡洪积粉质粘土、碎石层。底部是中风化灰岩与粉砂岩,属于中奥陶与石炭不整合接触地段。 层杂填土:杂色;松散;稍湿-饱和;粘性土混碎砖石,局部为耕 土含植物根须。厚度为0.5~7.60 m ,场地普遍分布。 ②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含氧化铁,切面稍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厚度为1.0~6.0 m,场地局部分布。 ②-2层粘土:褐黄色;硬塑;含氧化铁,切面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高,无摇震反应,厚度为2.0~9.4 m,场地普遍分布。 ③层全风化石灰岩:褐黄~褐色;组织结构全部破坏,尚能分辨母岩成分,手可捏碎,内含风化残留结核,富含铁质锈染,钻进容易,岩芯遇水软化,失水崩解,厚度为1.2~12.0 m,场地局部分布。 ④层强风化石灰岩:褐黄~褐色;有残余强度,锤击声哑、易碎,富含铁质锈染,裂隙比较发育,中间充填粘性土,岩芯采取率为65%~80%。场地局部分布。 ⑤层中风化粉砂岩:灰白色;锤击声脆,岩芯采取率为85%局部含较大的裂隙,钻进困难,进尺缓慢,场地普遍分布。 场地存在上层滞水,埋深2.4~11.0m,主要受大气降水及人工补给影响,现场观察水质无色、无味,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判断,场地土及地下水对混凝土均无腐蚀性。施工期间,场地稳定水位为地表下9.50。 场区标准冻结深度为0.75-0.80m,场地内地基土的冻胀性类别为不冻胀。 上述岩土层地基承载力及主要参数详见表1。 表1 地基承载力及主要参数一览表 层号 岩土名称 天然重度 γ(kN/m3 ) 内聚力 c(kPa) 内摩擦角 φ(o) 抗压强度 Ra(MPa) 地基承载特征值fak(kPa) 压缩模量 Es(MPa) ① 杂填土 16.5 8 8 ② 粉质粘土 19.5 45 15 140 5.8 ②2 粘土 19.8 55 15 200 10.5 ③ 全风化石灰岩 9.8 240 ④ 强风化石灰岩 18.5 260 ⑤ 中风化粉砂岩 30.5 1500 2.XX市位于华北平原的冀东平原中部,北临燕山,南邻渤海,气候温和,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气候。春天71天,夏季67 天,秋季55天,冬季172天。夏季炎热,平均气温25.5。C;冬季有雪,严寒干燥,年最低气温在1月份,极值为-21。C,平均气温-5.7。C; 标准冻结深度为0.72m。多年平均气温在10.5。C。 本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93mm,年最大降雨量1273.5mm,每年降雨多集中于7、8月份,降水量分别为213、156mm,占全年降雨量的35%。多年平均蒸发量1646.8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2%。 本区主导风向受季风控制,冬季多东北风,夏季多西南风,最大风速为东北风,速度可达20m/S。 (二)周围环境状况: 该工程位于XX市博物馆院内;东部、北部与原有S馆所属的东分馆、北分馆相邻,距离原有S馆东分馆6.8m、北分馆10.8m;南部、西部为公园绿地,其中,距离南部2.8m处地下1.0m深有光缆;距离周围建筑红线3.0m,该红线处分布3棵树龄40年以上柳树,及多棵需保护树木。 本工程为单体工程,总建筑面积6000m2,其中地上3500 m2,建筑层数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建筑总高度19.25m。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32.238m,基础为筏板基础,基础垫层底标高为-6.20m,基坑西南部局部超挖标高达-7.50m,地下室底板为500mm厚,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层。基槽挖至设计标高,但局部未至持力层处,则继续挖至持力层,超挖部分用级配砂石回填,并分层压实至设计标高。 建成后,功能主要替代成为受保护的抗震建筑遗产的原有S馆。各楼层主要功能布局如下:地下一层为库房、办公室等,一层~三层为古代史展厅。 (三)基坑开挖参数及作业步骤 1.基坑开挖参数:本工程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32.238m,基础为筏板基础,基础垫层底标高为-6.20~-7.50m,基坑开挖范围为约3100m2; 2.基坑开挖前的施工准备 2.1勘察现场,了解地貌、地形、地下埋设物、地上障碍物、临建以及水电供应,运输道路情况,选择基坑开挖及支护方案,同时作为计算土方量、组织排水的依据。2.2按设计及施工要求,做好施工区域内的“三通一平”。 2.3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在不受基础施工影响的范围内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轴线和水准点。 2.4基坑施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