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知识中医护理的基础知识.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疗知识)中医护理的基 础知识 中医护理基础知识 金华市中心医院孙肖姬 壹、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壹)中医护理理论的基本特点有二,壹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施护。 1 、整体观念 中医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组织、器官之间见成是壹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于功 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于疾病的发生发展上又相互影响。人体和自然界也 密切关系,四时气候、地土方宜、环境因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均有不同程 度的影响。中医既强调人体内部的协调、完整性,又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壹 性。这种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贯穿于对病人的全部护理过程中, 称之为整体观念。 人体由不同的脏器、器官、组织所组成,它们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但 这些功能于生理上互相联系,均是整体活动的壹个组成部分,它们以五脏为中心, 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骨骸等全身各组织器官联成壹个 整体,且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壹的机能活动。可见人体的 生理活动不仅是靠各脏器自己发挥生理功能,仍要靠各脏腑之间的协同作用和制 约作用来维持。 于分析病理机制时,必需着眼于整体,即把局部病变和整体的病理变化统壹 起来。如头痛壹证,不仅须从局部及其对周身影响加以分析,且应考虑全身脏腑 气血等诸因素对头痛产生的影响。又如对壹个疮疡的患者,不仅见到邪毒的局部 侵入,仍要考虑是否和其原有之消渴病有关。 人和自然界关系十分密切,自然界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机能,以致人 体产生相应的反应,正常情况下如反应于生理范围以内称为生理的适应性。如反 应剧烈,超过了生理范围则成为病理反应,即可产生疾病。所以,我们于辨证施 护时必须注意外界环境对机体的影响,从而进行有效的护理。 昼夜变化和病情变化有壹定的关系,《灵枢·顺气壹日分为四时》中记载:“夫 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这说明早、午、晚、夜半时人体阳气 生、长、收、藏的规律,和之相适应,病情有慧、安、加、甚的变化。我们于护 理上了解这个规律,就知道夜间巡视病房的重要性,于临床实践中也证实了这条 规律确实存于。发现许多心脏病病人于白天,特别中上午,壹般病情均比较平稳, 可是到了下午,特别是晚上、半夜发病的病人增多。 总之,我们护理病人,不但要全面掌握病情,正确认识疾病,仍应重视创造 良好的休养环境,舒畅的情志,合理的饮食调养和必要的体育活动,以促使机体 内外的环境统壹平衡,增强抗病能力,促使疾病早日痊愈。 2 、辨证施护 辩证施护,就是按照中医的理论,通过四诊、八纲对疾病变化过程中出现的 各种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综合,弄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治疗原则,进而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做好辨证施护工作,必须掌握辩证知识要领和治疗原则。如八纲辩证、脏腑 辩证、六经辩证等;要懂得中医的“望神志”、“审苗窍”、“查指纹”以及十问和 脉象知识,仍要懂得中医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急 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逆者正治”、“从则反治”等治则的意义,只有这样, 辩证才有可靠的依据。 就拿护理工作最常接触的“脉搏”和“体温”来说。观察脉搏,不仅要了解 它的频率和节律,仍要通过脉象的浮、沉、迟、数、滑、涩等,来确定疾病的表 里、寒热、虚实性质,以了解气血的盛衰,病邪的深浅,病变的趋向。同样的道 理,观察体温,不仅要从体温计上观察是否发热,仍是通过四诊合参,进壹步判 定是外感发热仍是内伤发热,是邪盛的发热仍是正虚的发热,不能对发热患者壹 律投以解热剂或行物理降温,而应根据发热的性质来区别对待。如对外感初起, 采用辛温或辛凉解表,壹般不用物理降温,以免腠理密固,留邪于内,使外邪不 易由汗而解;对于久病发热的患者,其低热缠绵,汗出脉数,舌红少苔,本属阴 虚之证,如果给予发汗退热药,虽可汗出热减,但汗出后津液受损,阴虚益甚, 反使病情加重,应采用滋阴清热的药物,同时多进清淡流质饮食,且注意调节室 温,保持空气新鲜,可促使病情尽快好转。 由上可知,护士必须掌握辨证的方法,按照中医的理论,密切观察病情,才 能认清证候,从而有效的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更好的做好护理工作。 (二)中医护理原则 中医的护理原则是建立于整体观念的辨证施护基础上的,中医于治疗上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急则治标”、“缓则治 本”、“逆者

文档评论(0)

qicaiy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