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学习教学学习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蝉》教学设计 学校 课题 《蝉》 教师 学科(版本) 语文(人教版 2017 统编版) 章节 第十九课 年级 八年级(上册) 学时 1 课时 教学辅助 白板课件 教学目标 1. 了解蝉的特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重点) 品析作者严谨准确、生动有趣的语言(重点) 理解作者对小生灵的情感,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难点)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理念 先学后教的理念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课堂的自主与高效; 守正出新,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实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实现课程的创新和实践。 (一) 1.教学重点分析 《蝉》一文主要从“蝉的地穴”和“蝉的卵”这两部分来介绍蝉的特点,其中,重点突出的是 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 ,同时,作为一篇科学小品文,本文的语言既准确严谨,又生动有趣,富有 感情色彩,因此,把了解蝉的特点,理清写作顺序以及品析语言作为教学重点。 解决措施①由质疑“蝉的一生都有哪些经历呢?”引导学生速读全文,自主学习,找关键词,了解蝉的 特点; ②借助白板中的趣味分类活动,引导学生疏理文章内容,关注文章说明的重点,理清本文的写 1 作顺序; ③通过朗读文章描写“金蝉脱壳”的段落,再与“金蝉脱壳”的成语解释进行对比,接着引导 学生给课文写批注,再借助白板中的手机同步功能,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分析批注,得以突破品析 语言这一重点。 (二) 1.教学难点分析 本文是作者长年科学观察与研究的结晶, 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对世间万物的关爱, 这种情感与科学精神若非亲身体验是很难理解的。八年级的中学生心智还未成熟,思想比较单纯, 社会实践能力还较弱,因此,把理解作者对小生灵的情感,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作为本文的教 学难点。 2.解决措施 ①由“语言可以传递情感”引导学生朗读相关语句,采用个人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来感悟; ②拓展阅读,借助白板出示《绿色蝈蝈》中有关蝉的描写,再结合本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与交 流,理解作者对蝉的尊重与赞美其实是对生命的敬畏,从而自然突破了难点。 学习者分析 知识储备:小学已接触说明文,加上本单元前两篇说明文教读课的学习,学生已基本了解说明文的知识; 能力水平:八年级的学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自主阅读的水平, 具有筛选、概括、整合信息的能力; 个性特点: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喜欢探究、质疑,有创新精神。 课堂环节 教师带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体应用 课后反思 2 1. ( 00′ 25″) 1. ( 00′ 25″) 金蝉脱壳的过程 白板: 视觉的冲击,快 一、( 00′ 25″— 播视频 观看视频 绝大部分学生在 视频 速激活学生的思 02′46″) 生活中没见过, 通 汉字 维,猜成语,有 2. ( 02′ 28″) 2. ( 01′ 36″) 过视频让学生直 趣又有挑战,能 视频导入、巧 过渡:“这是蝉从 思考与视频内容 观地了解这一现 引导学生迅速进 幼虫到成虫的蜕 相关的成语 象,激发他们探究 入本文的学习情 妙切题 变过程” 3. 交流 知识的积极性, 自 境 然导入新课 1. ( 02′ 47″) 1. ( 03′ 20″) 1.以学生自学为 1. 引导学生自 由质疑“蝉的一生 速读全文, 找关键 主,带着任务自读 主阅读文本,同 都有哪些经历 词,了解蝉的特点 课文,目的明确, 时强调圈点勾画 呢?”引导学生带 也提高课堂效率 的学习方法,以 着问题速读全文, 2. ( 06′ 45″) 2.顺应这一阶段 白板: 及提示学生不动 二、( 02′ 47″— 自主学习,并作圈 生词注音 (请三位 学生的心理特点, 倒计时 笔墨不读书,这 14′25″) 点勾画 学生上台板书 好奇心强、好胜心 板中板 些细节都能很好 2. ( 04′ 54″) 强,给他们提供自 趣味分类 地培养学生的阅 展示板中板, 板书 3. ( 07′ 43″) 我展示的平台, 同 拖曳 读习惯 速读文章、理 生字词 上台进行趣味分 时又能使他们加 2. 趣味分类这 3. ( 07′ 32″) 类,接着从文中找 深对知识的印象 一活动有效地活 清顺序 设置趣味活动, 指 出相对应的内容 跃了学生的思 导学生对文章内 维,调节了课堂 容进行分类 4. ( 10′ 25″) 的气氛,也能引 4. ( 10′ 25″) 回忆知识储备, 自 导学生快速把握 由文章的两部分 读此文,思考、探 文章的重点内容 内容引导学生思 究、交流 考本文安排顺序 的特点 1. ( 14′ 46″) 1. ( 15′ 55″) 1. 朗读,可以培 白板: 1. 老师的范读 出示成语的释义, 齐读课文第十段 养学生的语感, 再 蒙层 起到很好的示范 三、( 14′ 26″— 并朗读,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95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