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2/7 * (2)①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②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③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④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⑤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 2021/2/7 * 此段第①、②句讲的是德梅兰通过实验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也就是说植物的睡眠与外界的光线无关。第③句说的是达尔文认为植物的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第④句讲的是希尔德奈希特认为植物的睡眠是由“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第⑤句讲的是上田实等人分离出能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和能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总的说来这段内容是陈说“植物睡眠”的各种原因,联系下文看,重点句是第五句。 2021/2/7 * (3)①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②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糖体,白天配糖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晚配糖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而配糖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③相反,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糖体,在夜晚配糖体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低,叶子随之闭合。④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于半乳糖在铁扫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 2021/2/7 * 这段第①句讲的是“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的发现对解开叶子开合之谜具有重要的作用,有的植物叶子的开合是因为“安眠物质”的作用,有的植物叶子的开合是因为“兴奋物质”的作用。第②句讲的是豆科植物安眠物质配糖体的合成与分解导致其叶子的开合,而安眠物质配糖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第③句讲的是使铁扫帚叶子的开合的物质刚好与豆科植物相反。这里要注意原文中的“相反”一词,要弄明白到底指的什么相反。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是指它们叶子的开合时间相反,它们叶子的开合时间是一样的,即晚上闭合,白天张开,而是指使它们叶子开合的物质刚好相反,一个是安眠物质,一个是兴奋物质。第④句说到了铁扫帚如果长期不能睡眠,最终会缺水枯萎而死,此段是全文的重心,主要信息集中于此,内容理解相对说来要困难一点,阅读时要细心一些。 2021/2/7 * (4) ①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②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植物。③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④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这段内容较为清楚,第①、②句主要讲了目前除草剂的弊端,将来的除草剂的优点。这里要注意原文中的“将”“目前”两个词,这两个词告诉我们:不损害豆科植物的绿色农药除草剂,目前还没有诞生。第③④句讲的是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这里要注意“实验”这个词,同时结合这段的“将”“目前”等词语,我们就会明白这种睡眠阻断剂还仅仅是一个科研成果,而这种农药并没有问世。 2021/2/7 * 题目 1. 从原文看,以下对“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B. 指含羞草、合欢等植物晚上把叶子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C. 指所有豆科植物都具有的晚上把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 ? D. 指豆科植物和捕蝇草等所具有的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 √ 2021/2/7 * 简析 此题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很容易锁定“植物睡眠”的范围在第(1)段。 我们把上面的四个选项做一个比较,不难发现,这种闭合现象所指的对象存在着分歧:究竟是指像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还是指所有的豆科植物?或者是指豆科植物和捕蝇草?或者是指所有植物?通过与原文信息比较,我们就容易排除A、C、D三个错误选项。当然这里在看到C选项时,里面的“所有”一词在我们的脑子里就要打上问号,凭我们前文提到的“陷阱”,就应该怀疑这里是否正确。此题是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A、C、D三个选项都扩大了概念的外延。 2021/2/7 * 2. 从原文看,以下研究最能揭开“植物睡眠之谜”的一项是 A. 德梅兰提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紫藤萝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4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第二批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pdf VIP
- 《完美国际》称号任务流程.pdf
- 建筑业10项新技术汇报PPT.ppt
- 2024年山东滨州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招聘笔试考点考试题库答案.pdf VIP
- 热能与动力工程基础考试试题大全.pdf
- Midea 美的 MXV-ZLP100Q33消毒柜 说明书.pdf
- NB∕T 11017-2022 光伏发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3-1).pdf
-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9课《小水滴的诉说》优质课件.pptx
- 徐州市丰县2024届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