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2/7 * 聪明、灵巧、勤奋、热情、坚定、能干、谨慎 聪明、灵巧、勤奋、冷酷、坚定、能干、谨慎 处于中心位置的个性特点 2021/2/7 * 二、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真诚””和“机智”各为十3 , “朴素”和“沉静”各为十1 甲:真诚、机智 乙:真诚、机智、朴素、沉静 你对谁的印象更好? 2021/2/7 * 印象形成的信息加工方式 1、平均模式 2、增加模式 3、加权平均模式 重点 2021/2/7 * 1.平均模式 取长补短,形成总的印象 如果用分数的高低代表某一个性品质受欢迎的程度,假设“真诚”和“机智”各为十3,“朴素”和“沉静”各为十1,平均模式的计算结果就是: 第一种情况: (真诚十机智)/2=(+3+3)/2=3 第二种情况 : (真诚十机智十朴素十沉静)/4 =(+3+3+1+1)/4=8 /4=2 印象更好 2021/2/7 * 2.增加模式此种模式表明人们形成印象并不以特性的平均价值,而是以特性价值的总和为依据的。汇总所有的个别的印象,形成一个总的印象。 仍以前面的例子来说明。 第一种情况: 真诚+机智=3+3=6 第二种情况: 真诚十机智十朴素十沉静=3+3+l+l=8 由于第二种情况得到的数值8大于第一种情况得到的数值6,因此我们对他的印象会更好。这是一种与平均模式不同的结论。 2021/2/7 * 3、加权平均模式:重要的品质赋值更高 人们对他人身上极化特性-增加模式 所有特性-平均模式 (1)先行信息的加重作用。 人们不是同等地看待对方所有的特性,那些首先被发现的特性,会影响人们对后来掌握的其他信息处理的方式。 (2)消极否定信息的加重作用。 人们不会同等地看待好的特性和不好的特性。与好的特性相比,不好的特性更能影响印象。 2021/2/7 * 第五节 归因 一、什么是归因 二、几种归因理论 三、归因偏差 2021/2/7 * 一、什么是归因 归因:指的是根据所获取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社会判断过程。 换言之,归因就是对自己或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和推论的过程。 重点 2021/2/7 * 二、几种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最初是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 Heider, 1944, 1958)提出的。 他认为,人人都有一种理解、预测和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就要根据各种线索对已经发生的行为和事件进行原因解释。人们只有了解了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原因,才能解释这个世界。 (一)海德的素朴心理学 内归因;外归因 2021/2/7 * 海德的“行动朴素分析”理论 海德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虽然没有受到心理学的训练,但是仍能够理解他人的行动。基于这一点,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是朴素心理学家。 他发现,一般人总是把人类行为的原因分为两类,一个是内部原因,就是把行为发生的原因归于行为者自身。另一个是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包括人的能力、努力、人格、动机、情绪、态度、价值观念等等;外部原因包括任务的难度、运气、他人的影响、环境等等。 内归因(个人倾向归因) 外归因(情境归因) 2021/2/7 * (二)琼斯、戴维斯的对应推理理论 当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特有的内在属性相一致时,就是在进行对应推论。 比如,看到某人好承诺却经常违背诺言,如果我们断定这是由他不诚实的品性所导致的,我们所做的归因就是对应推论。 2021/2/7 * 影响对应推论的两个因素: 1. 行为的社会合意程度 如果行为者采取的是社会合意的行为,人们就无法从中推论其品性。相反,一般人所不愿意干的事,而某人却偏离社会规范干了此事,人们就会很有信心地推断说该行为反映了这个人的独特个性。 2.行为的自由选择性 行为者自由选择的行为能够反映他的意图,如果是外力迫使他做的,人们就以外力的作用来解释他的行为。 2021/2/7 * (三)凯利(H.H. Kelley )的三度归因理论 凯利认为,对他人行为的归因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是观察行为, 其次是判断原因, 第三是排除偶然因素和迫于环境的因素。 一般人们在归因时要沿着三个方面的线索进行思考,然后把原因归结于三个结果: (1)行为者, (2)刺激物, (3)情境。 重点 2021/2/7 * 例如:某人连续几次看了影片甲,有三种归因解释: 1、他喜欢这部影片 2、这电影很有趣 3、这几天他闲着没事 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呢? 行为者 刺激物 情境 2021/2/7 * 三种信息: 区别性信息(对不同刺激物行为是否有差别) 一致性信息(行为表现是否与其他人一致) 一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