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杜甫诗歌中别样的苍凉.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体味杜甫诗歌中别样的苍凉 在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中, 唐诗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 位置,而唐诗中,杜甫是除李白外,又一颗璀璨的明星。他被后 人尊为诗圣, 这是由他诗歌独特的视角和选材决定的。 可见他的 诗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人们反复的品味的。 我尤其喜爱杜甫诗 歌中的那浓重的别样的苍凉。因此,在教学中,我把体味杜甫诗 歌中的苍凉作为一个重点,引导学生去深入学习。 心系百姓 杜甫的诗歌是中唐历史的呈现, 在他的诗歌中, 我们能看到 国家的战乱, 看到百姓的颠沛流离。 杜甫伟大也就伟大在他用自 己的诗歌来反映百姓的疾苦,反应战乱给百姓造成的深重灾难。 这是一个有责任心的诗人伟大的担当。 这也是世人称他为诗圣的 原因之一。他写了著名的 三吏三别 。以《石壕吏》为例,在这 首诗里,诗人夜幕十分,投宿石壕村,诗人亲见酷吏深夜捉人。 而这一家,只有一个老翁和一个老妪。三个儿子都被征去戍边, 一个儿子捎信来,告诉家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活着也是苟且 偷生。因为有孙子,儿媳不忍离去。衣不蔽体,来了人也不敢出 来。老翁一听见动静,赶紧跳墙逃去,只剩下老妇人了,残忍的 酷吏连这个老妇人也不肯放过, 也要带到军营中, 为军士们准备 饭食。在悍吏的呼喝声中,老妇人苦苦的哀求,但终无济于事。 深夜里,老妇和老翁道别。这一分别,也许就是永别。此去必定 是凶多吉少。 在这首诗里, 我让学生捕捉唐代存在什么加深百姓 疾苦的制度。 学生们很容易就找到了。 在唐代有很重的劳役和兵 役。尤其是兵役,这一家的三个儿子都被征去戍边打仗,且两个 儿子都战死了。 这给这个家造成了多么深重的灾难呀。 官吏不管 百姓的死活,依然在这样的家庭征调民夫。 连老妇人也不肯放过。 如果不是老翁跳墙逃走,那么,被征调就是他了,很有可能他的 命运也会如他的儿子一样。 杜甫就是这样靠自己的亲身经历, 来 记录百姓的疾苦, 无声的传达着对执政者的控诉和讽谏。 他的诗 中没有歌舞升平, 没有歌功颂德, 只有百姓的疾苦和自己深深的 同情和忧虑。这正是他诗歌苍凉所在,也因此,他的诗也被称为 诗史。 心系社稷 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 他很少单纯为自己的得失 哀叹。他的心里,永远是国家社稷和百姓疾苦占第一位。他生逢 乱世,安史之乱,让大唐岌岌可危,由盛转衰。虽然诗人也颠沛 流离,但他一心念的是国家的安危。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 首诗中,当诗人听到官军打败了叛军,收复了河南河北,先是涕 泪满衣裳。这是喜极而泣的表现,接下来简直是喜若狂,有诗为 证:漫卷诗书喜欲狂。一个狂字,真是形象的表现出诗人对这一 佳音的极度惊喜,也说明诗人在这之前,一直忧心如焚,担忧国 家的安慰。有诗为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 簪。在这首诗里,诗人看到国家山河破碎,城池荒草丛生,忍不 住热泪盈眶,离别让人心惊。战火连天,家人杳无音讯,生死未 卜,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诗人为国家忧虑,白发丛生,且 头发越来越少, 连簪子也插不住了。 杜甫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爱 国诗人。他的喜与忧,就是以国家和社稷的安危为转移。当国家 收复失地之后,你看一向沉稳的诗人,突然变得孩子气了。喜极 而泣,漫卷诗书,放歌时一定得有酒来助兴,要不无法畅快淋漓 的宣泄自己心中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突然忽然变得好像年轻 了,大好的春光正好相伴自己回归家乡。真是归心似箭呀,诗人 心中已经展现了一幅回归家乡的情境: 从巴峡顺风顺水的穿过巫 峡,到了襄阳很快不就到了洛阳了吗?此时, 诗人恨不得插上翅 膀,飞到自己的家乡去。这位心系江山社稷的 ?□、笫?人,用自己 的笔,道尽内心的喜与忧,还有无尽的苍凉。 颠沛流离 杜甫的一生, 是颠沛流离的一生。 没有哪一位诗人像他一样 漂泊流浪,居无定所。他诗歌中的苍凉也因此更加浓重。在他的 《登高》中,诗人漂泊到夔州,由于国难家愁的双重打击,杜甫 内心极度的忧郁悲凉。变相登高望远以抒怀。时值深秋,万物萧 疏。秋风迅疾,摧残着一切的生机。天空辽阔,高猿长啸,更添 几分悲凉凄怆之情。江水清澈,白沙与飞鸟相映衬。无边的落叶 萧萧而下,肃杀至极,也极映衬了诗人内心的悲凉。滚滚的长江 奔涌而来,势不可挡。而是人自己顿觉渺小异常。万里漂泊,深 秋为客,年过半百,疾病缠身,独自登台,心伤之至。内心愁绪 无以排遣,想借酒消愁,无奈不得不因疾病缠身而戒酒,只有自 己内心的艰难苦恨,化成白霜,染白双鬓。此时的诗人,是流离 失所,万里漂泊,不得已投亲访友。生活极其艰难。诗中就折射 了无尽的悲凉。在他的另一首《登岳阳楼》中,更是传达了诗人 的漂泊和苍凉。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 涕泗流 常年的漂泊流浪,诗人没有亲人朋友的一点消息。唯有 自己又老又病的身躯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