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讲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 设计 ? 中国美学: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总称。指 中国的文学与艺术所追求和表现的中国人 的宇宙观、人生观,中国人审美心理特征 和推举的艺术精神,中国美学的价值观念 和心灵体验,中国艺术的意境营造与鉴赏 特征等原理。 ? 中国美学表现为儒家美学的突出创造新变 流动,道家美学的齐同万物,《楚辞》的 烂漫美学,禅宗保任圆成的境界美学等形 态。 第一节 远古至先秦的设计与美学思想 ? 先秦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滥觞阶段。 发展时期主要是春秋后期至战国。 ? 先秦的音乐、诗、建筑艺术、绘画、青铜 器艺术,体现了强烈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 想。在先秦哲学与美学中,由史伯、晏婴 所提出的“和”的观念是与音乐直接相关 的。 ? 先秦美学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从西周末年至春秋末年 (二)战国前期 (三)战国后期 ? 第一阶段:儒道的美学形成时期。 ? 第二阶段: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 认为美与人生密切相关。深化和发展 了孔子的观点。 ? 第三阶段: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 对墨家的“非乐”的理论做了具体系 统的批判。 老子的美学思想 ? 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姓李名耳,字伯阳。 ? 老子提出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认 为“道”为宇宙万物的本质和本原。道是 有与无、有限与无限、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 主张美与丑相互比较、相互依赖而存在。 ? 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气韵生动”、“境生 于象外”、“澄怀味象”的理论,“虚实 相生”的原则,“味” “妙” “平淡” “右拙”等美学范畴的确立,都出于老子 的哲学与美学。 ? 澄怀味象:南朝宋宗炳的美学观点。意指 只有怀着虚静的心,才能很好体会审美对 象。语出《画山水序》:“圣人含道映象, 贤者澄怀味象”。“澄怀”是对体验者涤 除俗念,超越功利的审美心胸,“味象” 即体味、品味审美对象的内在生命精神。 孔子的美学思想 ?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 ? 学说以“仁”为核心,并以仁学为基础和 出发点,引出其美学主张。认为审美和艺 术在人们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 的主观休养中能起到特殊的作用。 ? 重视艺术与美的社会作用,重视美育的重 要性,为中国历史上提倡美育的第一位思 想家。 ? 在对自然美的欣赏上,提出“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的命题,触及自然美同社会生 活的联系,在中国美学史上开创了“比德” 说。 ? 在“中庸”原则基础上,崇尚“中和”之 美,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作为 美学批评的原则。 ? 重视艺术与美的社会作用,重视美育的重 要性,为中国历史上提倡美育的第一位思 想家。其创立的儒家美学,成为中国古典 美学的基本派别之一。 ? 中和之美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原句出 自《礼记 .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 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 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 从美学角度讲,“中”是一种自在未发的 状态,是天地万物之本原;“和”是一种 已发的合宜状态,人性发于感情而和于礼 节法度。只有做到“适中”,才能达到中 正平和的审美态度和天地阴阳二气平衡协 调之美。 孟子的美学思想 ? 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直接继承孔 子的美学思想,强调人格美的意义和价值。孟子 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大儒,孔子后一人,有“亚圣” 之称。 ? 认为人生来具有善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 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 . 公孙丑上》)。这 些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的萌芽,经过自我 修养,使之充盈贯注于自己的全人格之中,表现 于外在的容色、应对进退,即成为美。 ? 在中国美学史上最先明确提出人格美 同样能引起审美快感。 ? 提出“以意逆志”的命题,包含着对 艺术欣赏特征的认识,主张“观水有 术,必观其澜”(《孟子 . 尽心上》), 涉及欣赏自然景物的形式美问题。孟 子美学作为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 发展,对后世颇有影响。 庄子的美学思想 ? 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主要代表人物。名周。 ? 家贫,曾借栗于监河侯(官名),也曾麻 鞋布衣见魏王。不愿做官从政。相传楚威 王曾以厚礼聘为楚相,遭其拒绝,后“终 身不仕”,表现出对统治者和当时社会的 不满和蔑视。继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 的观点。 ? “ 道”孕育、包容“天地之美”,是最高的 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 . 知北 游》),对于“道”的观照,是人生的最 大快乐,只要做到“坐忘”,“游心”于 “道”,就能“得至美而游乎至乐” (《庄子 . 田子方》)达到无拘无束、逍遥 自在。 ? 庄子作为道家美学的代表,在中国美学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美学思想对后世有很 大影响。著作有《庄子》。 荀子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