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 秋 咏 月 诗 词 三 首 学习目标 1 、反复朗读,体会诗歌表达 的思想感情。 2 、欣赏三首咏月诗词的语言。 3 、背诵三首诗词。 自学提纲 ( 10 分钟左右) 一、《十五夜望月》 1 、“地白”在文中是何意?由此你想到了 哪一句诗?“秋思”一词具体指什么? 2 、“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能换成 “在”吗?谈谈你的理解。 3 、诗人是通过什么方法表现他的秋思的? 二、《我的思念是圆的》 1 、说说你所理解的诗歌中诗人所要表达的 思想感情。 2 、你觉得诗人要表达的愿望,在今天看来 有什么现实意义? 十五夜 望月 王建(唐)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qī 中秋的晚上 诗歌大意: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 层霜雪,一片洁白。萧森的树阴里,鸦鹊 的聒噪声逐渐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明 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由于夜 深,秋露打湿了庭中的桂花。明月当空, 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 天之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 但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 是人各不同的。 1 、“地白”在文中是何意?由此你想到了谁的 一句诗? 指月光满地。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静夜思》) 2 、“秋思”一词具体指什么? 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3 、“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能换成“在” 吗?谈谈你的理解。 “落”字新颖妥帖,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 觉,仿佛那秋思随着月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而“在”字,显得平淡寡味了,不能换。 赏析 借景抒情 《十五夜望月》前两句写景,月光照 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由 于夜深,秋露打湿了庭中桂花。两句诗 不带一个“月”字,却处处含“月” : 白 —— 月光,使人联想到李白的《静夜 思》。“树栖鸦”既写了鸦雀栖树,又 烘托了月夜的寂静。“湿桂花” 使人 联 想 月中桂花是否也湿,月中嫦娥、吴刚、 白兔是否也像庭中人一样无眠,意境更 为悠远,这里 暗点“望月”。 后两句抒情,用 委婉的疑问语气 间接表达 :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 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 “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 明明 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 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 表现得含蓄深沉。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 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 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 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 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 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 常委婉动人 。 小 结 我 的 思 念 是 圆 的 这首诗分两节,第一节,诗人由“思 念是圆的” 联想 到最亮最圆的中秋月亮。 把无形的思念说成是有形的圆,形象生动, 给人以无穷的想象。 第二节,由西瓜和苹果都是圆的 联想 到团聚的欢乐和“骨肉被分割”的痛苦, 渴望祖国统一、亲人团聚之情跃然纸上。 诗歌简析 2 .《我的思念是圆的》结构特点: 第一节:思念圆 —— 月亮圆 —— 人不圆 —— 何时圆 第二节:思念圆 —— 果瓜圆 —— 家不圆 —— 何时圆 《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中秋之月表现对祖国命运的 关怀,对人民幸福的期待,抒发出对 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作业: 背诵两首诗。 学习目标 1 、 了解作者,熟悉背景。 2 、 对照注释,疏通全词意思。 3 、鉴赏诗句,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自学提纲( 10 分钟左右) 1 、了解作者,熟悉背景。 2 、对照注释,疏通词意。 3 、你认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 词中哪些景物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4 、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 中?你如何理解? 5 、你喜欢词中哪些句子?说说理由。 了解作者,熟悉背景 苏轼 ( 1037 - 1101 )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字 子瞻 ,号 东坡居士 ,与父亲 苏 洵、 弟弟 苏辙 ,合称“ 三苏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