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一体描写及其对双语词典编纂创新的启示.docx

整合一体描写及其对双语词典编纂创新的启示.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合一体描写及其对双语词典编纂创新的启示 2006 年,莫斯科“斯拉夫文化语言出版社”推出了俄罗斯 语言学家、莫斯科语义学派代表人物 Q.几?阿普列祥 (Q.几.Anpec刃h)主编的《世界的语言图景与系统词典 学》 (刀 3b iKOBa 刃 KapTUHa m upa u cucTeMHa刃 刀 ekcukorpa 巾 u 刃,下简称《系 统词典学》)。全书共 910 页,由九位学者合著,对莫斯科语义 学派词典编纂理论作全面诠释和系统总结。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向来是词典学研究者们所提倡的。 当 今语言学(尤其是语义学)研究的词典化倾向,使词典受到前所 未有的重视, 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往往以词典为最佳载体和体 现形式。 《系统词典学》一书的主要价值正是在于,该书的作者 同时也是《新编俄语同义词解释词典》 (以下简称《同义词词典》 ) 的编纂者, 这本书正是作者们编纂该词典时进行的词典学研究的 理论概括。全书共分9部分,分别为几.阿普列祥所著的“系 统词典学基础”,列翁季娜(H . B . JleBOHTUHa )所著 的“俄语中目标概念与目标词的语义”,克雷洛娃 (T . B . Kpbi刀o b a )所著的“关于礼貌性的素朴语言观及 相关词汇”,萨尼科夫(A . B . CaHHUKOB )所著的“概 念的‘优势与‘顺从”,博古斯拉夫斯卡娅 (O . Q. B o rye刀a b c k a刃)所著的“形容词中的心智 特征与人的活动”,伊奥姆金(E . J] . HOMdUH )所著的“理 解的语言模式”,B . Q阿普列祥(B . Q Anpec刃H )所 著的“语言中的让步”,乌雷松(E . B . ypbico h)所著的 “大小之语义”以及芭芭耶娃 (E . B . BaSaeBa)所著的 “俄语中npocmo讲一词语义结构的形成”。 可以说,《系 统词典学》是迄今为止对莫斯科语义学派词典编纂理论最为全面 和深入的注解,也是该学派词典编纂成果最集中的展示。 在《系统词典学》的九大部分中,第一部分是全书的理论基 础,共分 4 章,分别阐述了莫斯科语义学派理论语义学的基本原 则和概念,包括世界语言图景的重构、整合一体性原则、语义元 语言、词位的概念和词位的词典整合描写、谓词的功能分类等, 并以解释性动词为例具体分析了词典编纂类型。 这里的核心概念 和主要理论(也是《同义词词典》编纂时遵循的主要原则),便 是整合一体描写(uHTerpa刀bHoe O n U c a H U e ,也有译为“总合一体描写”或“一体化描 写”等的)。 一、?a整合一体描写理论溯源 Q.几?阿普列祥在20世纪末著文指出,当代语义学与传统 语义学在研究的原则、工具、对象和方法上都有很大区别。“当 代语义学力求描写语言的内容单位的全部特征, 并确定它们的非 语义特征的语义理据。 ”[1]以此为依据建立的理论被称为“语 言整合一体描写”。 语言整合一体描写的理论有着深远的历史传承, 《系统词典 学》对此作了简要介绍。该书指出:著名词典学家谢尔巴 (刃.B . Mep6a )1931年在其名篇《关于语言现象的三个方 面及语言学实验》 所讲的“正确编写的词典和语法应能够穷尽一 门语言的知识。当然,我们离这一理想还很远。但是我认为,衡 量词典和语法之优越性所在的标准, 应是能否借助于它们在生活 中的任何情况下正确地造句并完全理解用该语言所述内容”这 段话,可以认为是语言整合一体描写理念的最初萌芽。 遗憾的是, 这种想法在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1964年,卡兹(J.J.Katz ) 和波士托( P.M.Postal )合著的《语言学描写的整合理论》 (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Linguistic Descriptions) 首次提出并 使用“语言整合一体描写”这个专门用语。 1973 年,乌沙阔夫 (几.H. yma kob)主编的《俄语详解词典》首次将该理念 付诸实践,但仅“整合”了词法和词汇。 1977年,扎利兹尼亚 克(A. A . 3a刀u 3hhk )在《俄语语法词典 #8226;词的 变化》中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 该词典中的信息不仅足以用来 构建任何一个词的词形变化“书面”聚合体, 而且足以用来重建 其所有形式的重音体系。 20 世纪 70 年代,梅利丘克 (H . A . Me bqyk )及其弟子们在探讨“意思?芪谋尽蹦 J降闹?述中,将语言整合一体描写扩展至句法领域。 但是,语言整合一体描写真正作为一种理念进入语言学研究 领域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还是要归功于以 Q.几?阿普列祥 为代表的莫斯科语义学派。 正是由于该学派的学者在一系列著述 中阐释该理论并尝试将其应用于语言研究和词典编纂实践, 这一 思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