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蚯蚓高产养殖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红蚯蚓高产养殖技术 蚯蚓我们知道最大的作用就是用做饵料,现在随着红蚯蚓利用率增高,市场需求很大。现在有些地区已经开始人工种植红蚯蚓,下面给大家介绍红蚯蚓高产养殖技术。 1、分期饲养 按蚯蚓个体的发育阶段而给予不同的养殖管理,这是人工养殖高产的关键。很多人养殖蚯蚓随意混养,导致在采收利用上无法分别大小,最佳收获期的成蚓来不及采收,一方面浪费养殖设备,另一方面降低产量,因此人工养殖时,须建立专门的种蚓池与生产蚓池。 2、薄饲勤除 成蚓每个月要投料两次,每次给料厚度为15厘米至20厘米,始终保持饵料新鲜透气,创造蚯蚓最佳生态环境。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利用蚯蚓生长繁殖的优势期实行短期高密度养殖,可增加采收次数,又能降低种群密度,保持生长量和采收量的动态平衡,是蚯蚓养殖高产的关键。 3、轮换更新 通过种蚓的不断更新和养殖床的周期轮换,不仅保证了种群的旺盛,而且也避免了在同一床位长期养殖同一蚓群而形成的种群自然衰退。种蚓宜每三四月更新一次。 4、养殖管理 蚯蚓养殖分种蚓、蚓茧孵化、前期幼蚓、后期幼蚓和成蚓等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管理有所差异。种蚓养殖密度 须控制在每平方米2公斤至2.5公斤或每平方米1万条至1.5万条,一般隔一个星期左右清理一次蚓粪,采收的蚓茧要投入到孵化床保湿孵化,另外要翻倒种蚓床,改善饲育床生态条件,便于蚯蚓繁殖,等到孵化基大部分都粪化的话,要及时进行除粪,可以设法补料并及时扩床,以降低幼蚓密度。 后期幼蚓生长迅速,要增加除粪补料次数,用下投法补料并及时扩床养殖;当性成熟进入繁殖期后,要发挥蚯蚓生产和产茧优势,不失时机地降低养殖密度或及时采收利用,或取代旧的种蚓。 以上就是关于红蚯蚓养殖介绍了,红蚯蚓不仅可以当做饵料,而且还可以用来饲养家禽等,作用广泛,有不错的发展前景。因此要想养殖蚯蚓的话,掌握高产管理技术很关键,希望分享得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红蚯蚓养殖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钓鱼红蚯蚓养殖技术

文档评论(0)

松鼠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松鼠知识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