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非溢流坝设计
(一)、初步拟定坝型的轮廓尺寸
坝顶高程的确定 ①校核洪水位情况下:
波浪高度 2h i=4D/3=x185/4X41/3 =
波浪长度 2L=x (2hJ= x波浪中心线到静水面的高度 h o=n (2hJ2/
2Li=X =
安全超高按川级建筑物取值 h c=
坝顶高出水库静水位的高度 Ah校=2hi+ ho+ hc=++二
设计洪水位情况下:
波浪高度 2h l=5/4D1/3=XX18)5/4X41/3=1.62m
波浪长度 2L i=X (2hi)= X 15.3m波浪中心线到静水面的高度 h °=n (2hi)2/
2Ll =X=
安全超高按川级建筑物取值 h c=
坝顶高出水库静水位的高度 Ah设=2hi+ ho+ h c=++=2.56m
两种情况下的坝顶高程分别如下:
校核洪水位时: +=
设计洪水位时: +=226.56m
坝顶高程选两种情况最大值 m,可按设计,则坝高。
坝顶宽度的确定
本工程按人行行道要求并设置有发电进水口, 布置闸门设备, 应适当加宽以满足闸门 设备的布置,运行和工作交通要求,故取 8 米。
坝坡的确定
考虑到利用部分水重增加稳定,根据工程经验,上游坡采用 1:,下游坡按坝底宽度 约为坝高的?倍,挡水坝段和厂房坝段均采用 1:。
上下游折坡点高程的确定
理论分析和工程实验证明, 混凝土重力坝上游面可做成折坡, 折坡点一般位于 1/3~2/3 坝高处,以便利用上游坝面水重增加坝体的稳定。
根据坝高确定为,则 1/3H=1/3 X =,折坡点高程=+=192m 2/3H=2/3 X =35m 折坡点 高程=+35=,所以折坡点高程适合位于 192口~之间,则取折坡点高程为。挡水坝段和厂房
坝段的下游折坡点在统一高程处。
坝底宽度的确定
由几何关系可得坝底宽度为 T=()X +8+ X=
廊道的确定
坝内设有基础灌浆排水廊道,距上游坝面 6.1m,廊道底距基岩面4m,尺寸
X(宽X高)。
非溢流坝段纵剖面示意图
二)、基本组合荷载计算及稳定分析 由上述非溢流剖面设计计算得知校核洪水位情况下的波浪三要数: 波浪中心线到静水面的高度 h0=0.3m 波浪高度 2hl =0.98m 波浪长 2Ll=10.23m
因为 gD/v2=x 4000/18 2=121.11m ,在 20?250m之间
所以波高应安转换为累计频率 1%时的波高: 2hl (1%) =X=1.22m 又因为半个波长 Ll =2=H (坝前水深 H=50.8m), 所以浪压力 Pl 按深水波计算。
式中:其中灌浆处及排水处扬压力折减系数取 a =
水重度y=m 混泥土等级强度 C10
3
混泥土重度 24KN/m3 坝前淤沙浮容重 m3= m3 水下淤沙内摩擦角 ①=18。
( 1 )正常洪水位情况
正常洪水位情况下荷载计算示意图
正常洪水位情况下的荷载计算过程见附表 1
附表???---非溢流重力坝基本荷载计算表
上游水位: 下游水位: 坝高: --计算情形: 正常洪水位情况
荷载
符号
计算公式
垂直力(KN)
水平力(KN)
对坝底面中点 的偏心距(m)
力矩(KN ? m)
T
J
正
负
W
1/2 XXX 24
自重
W
8XX 24
W3
1/2 XX 42 X 24
水平水
Pi
1/2 XX
压力
F2
1/2 XX
垂直水
Q
X 14X
Q
1/2 XXX
压力
Q
1/2 XXX
U1
X X
扬压力
U2
1/2 XXX
U3
X X
U4
1/2 XXX
浪压力
F11
1/2 XX ++X
Pl2
1/2 XX
水平泥 沙压力
Pni
1/2 XX 202 X tg(45 -18 /2)
垂直泥 沙压力
Frb
1/2 X 4X 20X
合计
总计
刀W=
刀P=
刀M=
注:垂直力以J为正, T为负;水平力以t为正, ?为负;力矩以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
②抗滑稳定分析
Ks
f ( W U) CA
P
=[x() + 700X]/
= [],满足抗滑稳定要求。
(2)校核洪水位情况
校核洪水位情况下荷载计算示意图
①校核洪水位情况下的荷载计算过程见附表 2
附表2 ???——非溢流重力坝基本荷载计算表
上游水位: 下游水位:坝高:计算情形:校核洪水位情况
荷载
符号
计算公式
垂直力(KN)
水平力(KN)
对坝底面中点的偏心 距(m)
力矩(KN ? m)
T
J
正
负
自重
W
1/2 XXX 24
W
8XX 24
W
1/2 XX 42 X 24
水平水压力
Pl
1/2 XX
P2
1/2 XX
垂直水压力
Q
X X
Q2
1/2 XXX
Q
1/2 XXX
扬压力
U
X X
匕
1/2 XXX
U3
X X
U4
1/2 XXX
浪压力
Pi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