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离工程第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3/14 * (4)发酵液的预处理与固液分离 主要技术有过滤和离心。 固液分离是除去发酵液中的不溶性固形物杂质和菌体细胞。 首选过滤,运转费用低。 如是胞内产物,需进行细胞破碎。 2021/3/14 * 3.3提取(初步分离) 目的是除去与产物性质差异较大的杂质,便于精制工序生产。 要求目的产物有较大的浓缩比过程。 可选的单元操作范围较广,如吸附、萃取、沉淀、超滤等单元操作。 2021/3/14 * 1.吸附法 a.原理:范德华力或H键 b.常用吸附剂:硅胶、活性炭、大孔树脂等 c.应用:抗生素等分离、脱色 2.离子交换法 a.原理:静电引力 b.常用:阴、阳离子交换剂 c.应用:带电物质如:aa、蛋白质、多糖、无机离子等 2021/3/14 * 4.沉淀法: 盐析法、等电点沉淀、有机溶剂沉淀、非离子型聚合物、聚电解质等 5.萃取 a.定义:利用溶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两相间溶解度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b.种类:溶剂萃取、双水相萃取、反胶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 6.膜分离 微滤、超滤、纳滤,透析、反渗透、电渗析等 2021/3/14 * 3.4精制(高度纯化) 目的是除去与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比较接近的杂质。 通常采用对产物有高度选择性的技术。 层析技术(色谱技术) (1)流动相状态:GC与HPLC、TLC (2)固定相:柱色谱与薄层色谱 (3)原理:离子交换色谱、吸附色谱、凝胶色谱、亲和色谱 2021/3/14 * 3.5成品加工 (1)浓缩:蒸发、超滤、反渗透等 (2)结晶 (3)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真空干燥等 (4)无菌过滤: 2021/3/14 * 4、产品收率 产品的收得率和质量控制是分离工程的主线。 (1) φn-总回收率;λn-各单元回收率 分离步骤越多,回收率越低。 如φ10 =(0.95)10=0.63;φ5 =(0.95)5=0.77 (2)分离步骤多,设备投入大,人员物资消耗大,生产周期长。 2021/3/14 * 2021/3/14 * 2021/3/14 * 2021/3/14 * 二、生物分离过程的选择准则 (1)步骤少; (2)次序合理(例如盐析、离子交换); (3)产品规格(注射、非注射); (4)生产规模; (5)物料组成; (6)产品形式(固体适当结晶,液体适当浓缩); (7)产品稳定性; (8)物理性质:溶解度、分子电荷、分子大小、功 能团、挥发性等; (9)危害性; (10)废水处理。 2021/3/14 * 具体: (1)尽可能简单、低耗、高效、快速; (2)分离步骤尽可能少; (3)避免相同原理的分离技术多次重复出现; 比如,分子筛和超滤技术按分子量大小分离,重复应用两次以上,意义就不大了。 2021/3/14 * (4)尽量减少新化合物进入待分离的溶液; A)引起新的化学污染; B)蛋白质的变性失活 (5)合理的分离步骤次序; 原则是:先低选择性,后高选择性;先高通量,后低通量;先粗分,后精分;先低成本,后高成本。 2021/3/14 * (6)掌握产物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 (A)溶解度及影响因素(温度、pH值、有机溶剂和盐等); (B)分子量和分子形状(高分子物质); (C)沸点和蒸汽压(热稳定的小分子物质); (D)极性大小; (E)分子电荷及影响因素(pH和盐等); 2021/3/14 * (F)功能团(功能团为萃取剂和特异性吸附的选择提供依据); (G)免疫原性(设计亲和色谱); (I)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温度、pH值、毒性试剂等); 如青霉素低pH的不稳定性 (J)等电点pI。 2021/3/14 * (7)成品规格(或产品质量标准) 五肽胃泌素的上海市药品标准 指标名称 指标 含量(C37H49N7O9S) 97.0 比旋光度 -25? ~ -29? 吸收值比 A(280nm):A(288nm) = 1.12-1.22 氨基酸 各氨基酸之比为1 干燥失重,% 0.5 2021/3/14 * (8)物料的组成和性质 (A)目的产物的浓度。高?低? (B)与目的产物相近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C)目的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