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视纪录片的选材取向
电视纪录片在中国电视界经过 20 多年的迅速发展,已经 逐步走向了成熟, 占有了屏幕, 引起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浓厚兴趣, 成为人们了解社会、 感受人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窗口。 电视纪录 片,它强调声画合一,强调镜头语言,强调客观事实,淡化作品 的主体意识, 回避作者的主观创作意图, 以事实的客观存在去打 动观众、感染观众,从而展示人群与自然的原生态。由此可以看 出,作为纪录片创作主体的人和客观存在的事实在创作纪录片的 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这就要求编导要处理好客观与“自我”的 关系,在众多的题材中淘沙求金, 对创作题材走向进行分析和思 考。
一、选材要契合时代精神,反映时代主题 审时而度势,度势而选题。作为电视纪录片的编导,如何把 当前高扬主旋律、 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 以纪录片的形式渗 透在作品中,需要在前期的选题上下工夫。“文章千古事,得失 寸心知”, 策划确定成功的选题是创作纪录片的关键。 同样面对 纷繁喧闹的社会生活, 同样是在记录客观世界, 有的编导能够独 具慧眼,能够以自己的新闻敏感,抓住人们的兴奋点,在平凡的 人和事件中挖掘出独特的意境, 做出了审美档次很高的电视纪录 片,有的却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大做文章, 或把一个很有意思的 事件做成了一部平平淡淡的电视纪录片。 究其原因就在于电视纪 录片编导没有在选题上体现时代发展的主题, 体现电视纪录片的 特点,体现电视纪录片的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审美价值。所以 在选题时要看能不能够提供给电视观众新鲜的信息, 是否具有典 型意义、社会普遍存在、群众关心关注,具有打动电视观众兴奋 点的情节和细节。
和谐精神充满人间, 丝丝爱意感人至深。 笔者作为一名市级 电视台的纪录片编导,上承城市、下接农村,常常接触大量生动 鲜活的题材, 为此在选材上常常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 从社会的 最基层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人和事, 以此作为电视纪录片创作的 选材切入点,通过编导拍摄这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人和生活状态, 展现他们的经历和命运, 记录他们的心态, 以“小人物, 大命运” 的题材来揭示时代的精神。 本人创作的作品 《谎言背后的感恩之 旅》曾获得了 2005?2006年度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大奖,作品讲 述的是驻马店市遂平县文城乡 73 岁农民李国新在平顶山鲁山县 江河机械厂修鞋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的故事。这个题材本身很普 通,然而发生在李国新老人身上,却极其具有特殊性。一是李国 新是一位人生走向暮年的 73 岁老人,是平凡农民中的“小人 物”, 16 年来依靠修鞋所得在外义务助学,瘦弱苍老的心胸装 着令人高山仰止的大爱。 二是李国新老人抱着一颗感恩的心资助 学生。 1975 年 8 月发生在驻马店的那场震惊中外的“ 75?8”洪 水浩劫使李国新家 13口人只活下来 4 人,是外地人的捐助使他 绝境逢生, 当年老人领到的 7 双布鞋里留有捐助者姓名的字条就 此改变了老人的命运。老人于 1990 年开始了寻找当年捐鞋恩人 的漫漫之路, 从寻找恩人无果到在当地报恩助学, 老人已在恩人 所在地生活了 16 年。受人滴水之恩,甘当涌泉相报,这一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老人身上折射出时代的迷人光芒。 三是老人的 报恩取得了成绩,先后有 17 名学生得到了他的资助走上了成才 成人之路。 基于此, 笔者确定选题以“感恩”的主题放在当前构 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 让李国新老人这一小人物的大爱胸襟折 射出时代的精神, 最终创作完成并获得了中国广播电视界的最高 奖项。
诸如这些小人物大命运的题材的取舍契合了时代精神, 体现 了当今社会和谐发展的主旋律, 辉映着时代发展的主题, 一个个 荡气回肠的真情佳话不仅彰显着理性的人文关怀, 而且让人们观 之感动、闻之动容。
二、选材要注重平民化视角,彰显人文关怀 国以民为主,民以生为先。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主体在民间, 故事发生在普通人群的百姓身上。 近年来, 电视纪录片在题材的 取舍上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创作者以强烈的“平民视角”和 “人本”思想, 在普通人群中选题, 讲述发生在这些普通百姓身 上那一个个苦辣酸甜、 悲欢离合的故事, 反映百姓的欲望、 情感、 意志和要求, 让广大电视受众在心灵深处体会到人文关怀, 体现 出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人间的真善与美丑。
国内著名的电视纪录片导演早在多年前就把创作的视角对 准了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群,真实记录他们的生活生存状 态。陈晓卿老师最早创作的纪录片《孤岛纪事》完全用摄像机替 代观众的眼睛, 在茫茫水患中去观察、 寻找并记录人们抗灾自救 的不屈精神;纪录片《远在北京的家》则把选题对准生活在北京 的 5 位再平凡不过的小保姆, 对她们的人生命运进行了创作, 向 观众展示了广阔丰富的社会场景。 亦可这样说, 以平民化视角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