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论陈寿的民族观
陈寿(公元233—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 川南充市) 人。他“少好学事同郡谯周”。 刻苦研读史籍“治 《尚 书》、《三传》,锐精《史》、《汉》”,在史学方面露出杰出 的才华。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 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 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谴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 平太守、治书侍御史等职。公元 280 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 局面,中国复归统一,陈寿当时四十八岁,陈寿乃撰写三国史, 书成,见者予以好评。然陈寿独持正不屈,由是在蜀在晋屡遭排 挤,还两次受到所谓清议的压抑。因此,陈寿一生坎坷,“位望 不充其才,当时冤之”。公元 297 年(晋惠帝元康七年),寿病 死,享年六十五。
陈寿《三国志》系私人著作,书稿只让少数人看过,未曾奏 呈朝廷。及寿死,朝廷令河南尹、洛阳令派人至寿家抄录, 《三 国志》乃得传于世,这也是寿不幸中之幸了。
《三国志》在体裁上基本沿用了《汉书》、《东观汉记》的 纪传体断代史的体例, 但在此之前纪传体断代史都只记录一个王 朝或割据状态下的一个政权的史事,而《三国志》共六十五卷, 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 将三国历史独立成篇,首尾分明,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成功
的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实际。
民族一统观 陈寿所撰《三国志》详细记载了从东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 280 年)灭吴完 成近一百年间的历史,在这期间魏、蜀、吴鼎峙而立,互不统属, 相互攻伐,这是历史事实,所以陈寿在书中分立《魏书》、《蜀 书》和《吴书》,这是对三国分立的真实写照,是在写“分”。 但是,三国分立并不是历史的常态, 它是由汉末军阀混战发展而 来的,而三国鼎立的最终结果则是西晋的统一的历史, 反映出陈 寿对于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最终必然又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总体 认识。当时的一些史家,如《魏书》作者王沈、《魏略》作者鱼 豢、《吴书》作者韦昭等,由于坚持从维护自身割据集团的利益 出发因而不可避免的出现存己废彼,导致三国史记载的偏缺不 全。《三国志》打破了旧史学的固有传统,充分尊重三国时期这 个分治的历史事实。因此,清代史学名家钱大昕盛赞说:“陈承 祚《三国志》,创前人未有之例,悬诸日月而不刊者也。”
在陈寿看来,魏、吴、蜀三国虽都各自建立了国家,相互之 间并不统属,都曾试图由自己来统一中国,如果把它们强为一书, 就无法反映这一历史的真实, 但如果把三国割裂开来,又无法反 映出中国历史仍是统一的历史, 所以陈寿选择了三国历史分别写 为一书的做法。在三国史事纪年上,于魏、吴、蜀各开国君主曹 丕、孙权、刘备末即尊号建元之前,陈寿一律采用汉献帝的年号。 在曹丕、孙权、刘备即位建元之后,各以本国年号纪年,但也注 意到以魏国纪年贯串三书,凡是吴、蜀二国新君即位改元之际, 都要书写魏国纪年,表明陈寿是把三国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的。 如蜀后主继位时《蜀书》记载:“是岁魏黄初四年。”吴孙亮继 位时《吴书》记载:“是岁魏嘉平四年。”
究其原因,三国时期是个社会大动荡时期, 社会现实的巨变 深刻影响着这一时期民族观念的变化, 这样做既尊重了三国鼎立 历史事实,又表明三国最后走向大一统的历史, 根据时代的特点, 作者反复强调三国鼎立是“天下未定”状态,是一种暂时现象, 而“普天一统”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例如,魏曹丕即位不 久便问贾诩:“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吴、蜀何先?”1 蜀刘 备考虑到“祖业不可以久替, 四海不可以无主”,自己便登基称 帝,并发誓要光复汉室,“永绥四海”。孙吴一方也不认为三国 分立可以持久,所以当辽东太守公孙渊称藩献贡时, 孙权特别高 兴,甚至以为“普天一统,于是定矣” 2。
陈寿正确地认识了这种现象,并且通过自己的历史记述突出 表现了这种“天下未定”状态和最终统一于西晋的过程。 反映出 作者对三国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部分的认识, 反映出民族一统 的要求和趋势。
民族撰写观
《三国志 ?魏书》中的设立《乌丸鲜卑东夷列传》,说明陈 寿对少数民族史的撰写也十分重视, 已产生撰写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的自觉意识。
写少数民族史, 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之一。 商周时期的文 字记述和史书已有关于少数民族的记载, 两汉史书开始设立少数 民族史专篇。
作为正史之一的《三国志》中,延续《史记》、《汉书》中 设置少数民族专篇的传统。 陈寿在撰写《三国志》 时,针对乌丸、 鲜卑、东夷在汉末三国时代活动十分活跃, 与中原政权交往冲突 频繁,事迹众多的情况,特意在《魏书》最后一卷《乌丸鲜卑东 夷列传》中记载了它们的历史活动。至于当时吴国、蜀国境内的 西南少数民族和南方的山越, 在三国政治舞台上的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级烟草专卖管理员考试重点复习要点.doc VIP
- 1.2初识物联网+ 课件 2025—2026学年川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常见金融词汇中英文对照(无敌完整).doc VIP
- 电力交易员-中级工复习试题含答案.doc
-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解读.pptx VIP
- GB_T 6017-2021 工业用丁二烯纯度及烃类杂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高清最新版).pdf
- 最新劳动法实施细则完整版.docx VIP
- 学堂在线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丽声经典故事屋第六级 Monkey's magic pipe 猴子的魔笛 课件.pptx VIP
- 《国际经济学》李坤望(第四版)全册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