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重奏中的音响造型分析论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琴重奏中的音响造型分析论文 中国扬琴一般认为起源于西亚, 与伊朗桑图尔同源。 [1] 在古巴比伦 ( 公元前 1600-911 年) 、亚述王国( 公元前 911-612 年)时期的乐舞图像中就遗存着有关桑图尔的考古发现。 [2] 也有学者认为扬琴 __ 与欧洲文化有关,东罗马时期 12 世纪拜占庭帝国一本书籍的象牙封套上清晰无误地镌刻着敲奏今之扬琴的图像。 [3] 然而东罗马的都城拜占庭即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这似乎仍与西亚文化脱不开牵扯。 无论如何,千百年来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逐渐流布于南亚、 东亚、东南亚等亚洲乃至于美洲大陆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扬琴作为一件齐特类 ( zither ) 乐器,在保留其签槌敲奏的基本演奏形态下,又融入了不同地区、国家或民族的音乐审美,遂发展为各成风格体系的民族乐器。 于华夏民族而言, 扬琴是一件地道的外来乐器,约在明末清初才流传到中国的广东沿海地区, 但很快就受 __ 的喜爱,被广泛用于民歌、戏曲、曲艺的伴奏,还被用于民族器乐合奏与独奏,在短短一两百年的时间里就深深融入在中国传统乐种曲种的血液当中,并成为中国民族乐器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经过数代扬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以及乐器改革家的共同 努力,扬琴在专业音乐表演与教育中的发展成果可谓洋洋大观。 从乐器形制改革到演奏技艺, 从民间诸乐种的表演形态到艺术院校的专业设置,从作品积累到风格流派, 尤其是每一届世界扬琴大会和国际扬 琴音乐节都大量涌现中国年轻演奏家的身影,中国扬琴已自成体系,跻身于世界扬琴流派, 不但占有一席之地, 同时也因中国传统音乐的滋养而具有独特的无可替代的音乐文化内涵。 扬琴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中的五大件之一,从最初在民间音乐中的伴奏地位逐渐蜕变为一件融合性极强, 乐队身份和角色多样化的弹拨乐器,在整个民族管弦乐独奏、合奏、伴奏、重奏等方面的表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近几年来, 扬琴重奏这一创新的表现形式逐步被扬琴作曲家、 演奏家开发出来并为听众接受, 发展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新颖演出形式。 重奏本为西方室内乐的重要器乐演奏形式。它是指在多声部的 音乐作品中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担任演奏的器乐曲形式, 各声部间地位 平等。重奏是 一个重奏组中各成员的艺术性合作。 精湛的重奏意味 着配合默契,声部平衡,演奏浑然一体 [4]. 重奏根据乐曲的声部多 寡及演奏者的人数,可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以至于七重奏、 八重奏等。扬琴重奏即借鉴西方器乐这一表现形式, 将其原本在中国 民族器乐中的伴奏、 独奏或合奏中的乐器身份独立出来, 赋予其自身 特有的多声性音乐语言与演奏形式。 在专业器乐学习中,重奏对学生协作能力的训练极为重要和有效。扬琴重奏是扬琴艺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极富特色的新型演奏 形式。扬琴重奏对提高学生的多声部思维能力、 多重织体的驾驭能力,提高群体综合的音乐表现力和凝聚力, 以及多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均有着独到之处。与此同时,学生通过扬琴重奏能接触大量优秀乐曲作品,更深一步地挖掘扬琴自身的潜力, 进一步感悟到这件独特的弹拨乐器所承载的艺术品格和文化内涵。 扬琴重奏在室内乐演奏中属同族类乐器重奏,它由高音扬琴、 中音扬琴和低音扬琴组成, 在乐器的配置上具有音域宽广厚实、 音响均衡统一的特点, 为音乐的表现提供了巨大的创作空间, 因而使得在单类乐器的组合中能产生出多变的音色,丰富的织体和创新的技巧。 同时多架扬琴的组合与排列为重奏作品的外化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舞台呈现方式。无疑,扬琴重奏是以多架扬琴组合、以扬琴独有的音色音响和音乐语汇来探索并塑造音乐形象的一种特殊重奏器乐表现形式。 扬琴重奏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单纯的扬琴组成的重奏形式, 有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等; 另一类是扬琴与其他乐器组合的形 式,如: 扬琴与乐队、扬琴与打击乐等来展示民族化的语境。无论 前者还是后者, 都需要一定数量的演奏者, 甚至可以是一个声部多位 演奏者的形式,形成扬琴乐队演奏的效果。相对于独奏形式,重奏形 式时的人数更多, 当数台扬琴在舞台上乐音飞扬时, 能够随时调动演 奏者和听众的内心情绪,使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 优秀的扬琴作品是扬琴重奏的必备前提。目前,国内外扬琴重 奏训练的曲目依然处于创作积累的阶段。 教学一线扬琴教师为了提高 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们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或移植改编中外 曲目或创作新的作品。 早在建国初期, 一些扬琴界前辈就对扬琴重奏 的创作演奏与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我国著名扬琴演奏家项 祖华、郑宝恒、宿英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20 世纪 70 年代至 今,新一辈的扬琴大师也先后创作了一批优秀乐曲作品。例如,中国 当代著名作曲家徐振民改编自中国民歌的 《茉莉花》、京剧音乐 《夜 深沉》,陈刚博士改编的 《半个月亮爬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