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瑶文化研究综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花瑶文化研究综述 2015年第9期总第373期 民族论坛 MINZUTRIBUNE No09, 2015GeneralNo. 373 徐猛1刘冰清2 (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花瑶人口极少,文化形式 [摘要]花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湖南雪峰山东北麓的隆 回县与淑浦县交界地区。[关键词]花瑶;文化;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 C95 [文献标识码]A 却丰富多样。冃前学界对花瑶的婚俗、宗教信仰、挑花艺术及其文化 旅游开发等相关问题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文章编号]1007-8592 (2015) 09-0077-06 著作中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4],但她同时也指出这只是可能,并没有 明确的表达瑶族的迁徙路线就是花瑶的迁徙路线。所以,关于花瑶民族具 体的迁移路线,学界自然有了一些不完全相同的看法。比如湖南的铁鹰在 《梅山文化区一幅原始生活画卷》一文中,认为隆回花瑶为古梅山后裔, 小沙江为古梅山文化中心区。 花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自称“唔奈” [1]。“花瑶”是这支民族的他 称,因其服饰艳丽如花而名。花瑶在全国的人口极少,目前对于花瑶人口 尚没有确切的数据统计,约12000人[2]。花瑶主要分布在湖南雪峰山东北 麓的隆回县虎形山瑶族自治乡、小沙江镇以及比邻的淑浦县葛竹坪镇山背 村一带。自2006年花瑶挑花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花瑶 文化及其旅游开发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口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笔者拟对搜 集到的花瑶文化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归纳,不妥之处敬请学者批评指 正。 一、花瑶族源研究 花瑶由于只冇语言没有文字,加之史籍记载也十分缺乏,关于这个民 族的族源以及迁徙路线大多来源于民间传说或某些族谱记忆,故而众说纷 纭。目前学界倾向于把花瑶的迁徙路线放在整个瑶族的大系统中去看,认 为瑶族的迁徙路线就是花瑶大概的迁徙路线。如戴鹤在《隆回花瑶历史与 文化相关特征初探》中认为花瑶族源是按照“九黎一一三苗一荆蛮(南 蛮)——长沙蛮、武陵蛮——莫徭一“黄河下一徭”这…线索发展的,而 迁徙路线则是 游 江淮 江汉流域 湖南-[3]o米莉在她的 广西的张有隽则认为,湖南花瑶迁 [6] 徙的路径是,先从江西,再到黔江洪江,再到三十六ill同,最后才到隆 回小沙江一带。 由于这一结论的依 据有部分来自花瑶传说,因此很难有十分充足的说服力。对此,屮南 民族大学的董珞教授结合自己在虎形山的访谈记录和相关历史典籍,提出 了不同的意见:湖南隆冋虎形山的花瑶不是梅山蛮的后裔,他们是在元末 或明清早期、中期从江西吉安西迁,经过柳州、洪江,最后辗转自当地的 瑶人[7]。米莉则指出花瑶的迁徙历史主要是从江西到广西、广西到洪江、 洪江到龙潭、最后由龙潭到小沙江这样的一个路径,认为花瑶这个民族迁 徙到江西后的历史比较明确,但是花瑶迁徙到江西以前的历史就更多的依 赖于老人的共同记忆和整个瑶族的历史的考察。⑻黄勇军通过查阅族谱、 县志和田野调查等方法从地理、丿力史、传说等方面研究了瑶族的族源问题, 并对 《沅水流域民族文化研究》(HNMY2012?004)、2014年三峡大学研究 生科硏创新基[基金项目]2012年湖南省民委重大委托课题 金“山背花瑶文化调查与研究”成果之一。 (1990—),男,三峡大学民族学院2013级研究生,主耍从事南方少 数民族文化研究。[作者简介]1.徐猛 (1969-),女,苗族,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耍 从事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通讯作者]2.刘冰清 77 《民族论坛》2015年第9期 花瑶这个民族的产生、族群的迁徙、族群的认同与融合等进行了系统 归纳和分析,但也无法明确花瑶这个民族最初的来源和开始迁移的确切时 间,从而提出“花瑶人自明朝中期大量迁入瑶山之前,大瑶山就已经存在 对外在世界构成威胁的力量。而花瑶人宣称他们是这片土地最初的开拓者 与所有者的说法,将遭到质疑与挑战/⑼因此,关于花瑶这个民族的族 源及迁徙路径仍是学界需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二、花瑶社会组织研究 花瑶是一个冇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也是一个宗族自我管理的社会。 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目前学界对于花瑶的社会组织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 对花瑶统治政策与制定及花瑶内部的宗族管理方血。如禹明华在《走进花 瑶一花瑶民俗研究》一书中,详细介绍了整个瑶族的石牌律的定义、分类 和作用,指出石牌令是我国一种特有的民族法律,是具有很强约束力的成 文习惯法,它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瑶族人民生产生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而花瑶的石牌律大约出现在清末光绪宣统年间,比其它的瑶族支系 晚50到100年,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花瑶在雪峰山腹地定 居下來的时间与其它各系比相对较晚;其二,花瑶当中出现读书人的时间 偏晚。不是所有的宗教习惯都会被制作成石牌律,只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