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的方法及一般规定.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沉降】观测的方法及一般规定 1.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 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 应根据工程性质、 工程进度、 地基土质情况及基础 荷重增加情况等决定。 在施工期间沉降观测次数: (1)较大荷重增加前后(如基础浇灌、回填土、安装柱子、房架、砖墙每 砌筑一层楼、设备安装、设备运转、工业炉砌筑期间、 烟囱每增加 15m 左右等), 均应进行观测; (2)如施工期间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前进行观测; (3)当基础附近地面荷重突然增加,周围大量积水及暴雨后,或周围大量 挖方等,均应观测。 工程投产后的沉降观测时间: 工程投入生产后, 应连续进行观测, 观测时间的间隔, 可按沉降量大小及速 度而定,在开始时间隔短一些,以后随着沉降速度的减慢,可逐渐延长,直到沉 降稳定为止。 2.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 沉降观测是一项较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 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 应尽 可能做到四定: (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2)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 (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3.对使用仪器的要求 对于一般精度要求的沉降观测,要求仪器的望远镜放大率不得小于 24倍, 气泡灵敏度不得大于15/2mm (有符合水准器的可放宽一倍)。可以采用适合四 等水准测量的水准仪。但精度要求较高的沉降观测,应采用相当于N2或N3级的 精密水准仪。 4 .确定沉降观测的路线并绘制观测路线图 在进行沉降观测时,因施工或生产的影响,造成通视困难,往往为寻找设置 仪器的适当位置而花费时间。因此对观测点较多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沉降观测 前,应到现场进行规划,确定安置仪器的位置,选定若干较稳定的沉降观测点或 其他固定点作为临时水准点(转点),并与永久水准点组成环路。最后,应根据 选定的临时水准点、设置仪器的位置以及观测路线,绘制沉降观测路线图(图 4-194),以后每次都按固定的路线观测。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沉降测量,不仅避免 了寻找设置仪器位置的麻烦,加快施测进度;而且由于路线固定,比任意选择观 测路线可以提高沉降测量的精度。但应注意必须在测定临时水准点高程的同一天 内同时观测其他沉降观测点。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图4-194沉降观测线路 1-沉降观测水准点;2-作为临时水准点的观测点; 3-观测路线; 4-沉降观测点;5-前视线;6-置仪器位置 5.沉降观测点的首次高程测定 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进行比较的根据, 如初测 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 不仅无法补测, 而且会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现象, 因此 必须提高初测精度。如有条件,最好采用N2或N3类型的精密水准仪进行首次高 程测定。同时每个沉降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进行两次观测后决定。 6.作业中应遵守的规定 (1) 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2) 仪器离前、后视水准尺的距离要用皮尺丈量,或用视距法测量,视距 「般不应超过50m。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 (3) 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根水准尺; 4)前视各点观测完毕以后,应回视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水准点上。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