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历史活动课《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
秭归县屈原镇新滩中学 谭复根
活动目标
1.通过搜集历史歌曲,从一个新的视角去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重大事件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2、将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历史学科知识与音乐学科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初步整合知识和技能的能力。通过为搜集到的历史歌曲配写说明和连接词,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和表达能力。
3.在分组活动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养成合作意识,以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理解他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活动重点
学生通过收集并选择学唱历史歌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历史文化熏陶,在活动中触摸历史,在歌曲中演绎历史,在吟唱中感悟历史。由感性到理性,对中国近代史上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感触的历史时期和事件进行再认识。
活动难点
配写背景介绍词和歌曲连接词。背景介绍词可参照教材提示,歌曲连接词应注意前后歌曲之间的转承的呼应关系,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写出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连接词,展现学生的才华和智慧。这里教师要参与其中,给学生一定的帮助,也可请求语文老师帮助。
活动过程
教师导言:同学们,今天,我们这一课的题目是《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其实,历史也是一首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历史在谱写着歌曲,20世纪的歌曲见证了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胜利的历程。
今天,我们将通过歌曲这一侧面去感悟历史,回顾20世纪中华民族那段伟大的历史。
上一节课,我们搜集了并整理了资料,做好了准备,希望同学们在今天这个舞台上尽情释放自己的才华,张扬自己的个性,把我们班的风采展示出来!
第一小组:抗日烽火──救亡之歌
小组主持人:1931年“九·一八”,没有太多的预兆,没有太久的准备,这一天就这样来临了,它把中华民族处推向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听,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满眼是国土的沦丧。中国人民开始了的十四年艰苦抗战,“救亡”成为那个时代众声喧哗中的主旋律。在那个热血和激情燃烧的时代,有血性的文艺家们同全国4亿同胞一同奋起,拿起了手中的笔,弹起了怀中琴,鼓起了响亮的喉咙,谱写出时代的最强音!请听我们小组收集到的抗日歌曲。
(用图片、音乐制作多媒体课件,作为背景放映。)
连接词:一说到抗日歌曲,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松花江上》这首歌,它勾起了许多炎黄子孙对东北的无限怀念。这首歌,真实地反映了“九·一八”时中国人民的心情和精神,它将同“九·一八”一起,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不能忘却的记忆,它以饱含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全国人民尤其是东北同胞悲愤交加的心声,并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起来抗争的力量,引起了无数贤人志士为争取自由和民族独立而奋斗不止的坚强决心。请听唱尽东北血泪史之歌:《松花江上》。
(播放音乐)
《松花江上》背景介绍:《松花江上》是抗战时期救亡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它如诉如泣、壮烈低回的情韵,激励着人们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东北,一批批东北人背井离乡。1936年,在西安二中执教的地下党员张寒晖,耳闻目睹了流亡同胞的悲惨经历,激起创作歌曲的冲动。他将北方女性的哭声艺术化,谱成了《松花江上》的曲调。
连接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每当人们唱起这首威武雄壮、慷慨激昂的《大刀进行曲》时,不由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起来。那音调铿锵、激越,情感丰富,激动人心。它以惊天地泣鬼神、气壮山河的气概,为中华儿女吹起了抗日的号角,鼓舞着千千万万的中国军民为抗击侵略者去冲锋陷阵,并最终敲响了日寇必然灭亡的丧钟!《大刀进行曲》燃烧着激情,鼓舞着人们英勇杀敌,去赢得胜利,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请听《大刀进行曲》。
《大刀进行曲》背景介绍:1933年,日军侵犯长城各口,宋远哲率领29军奋起抵抗。由于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日军,29军成立了“大刀队”。在与敌短兵作战中,“大刀队”重创日军,名声大振。1937 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战开始,守卫卢沟桥的29军又以大刀显神威。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麦新被“大刀队”所深深震撼,于是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写完歌词,又谱了慷慨激昂的旋律,《大刀进行曲》由此诞生。
连接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那铿锵有力的节奏响起,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跟着旋律歌唱。它的旋律是那样嘹亮雄浑、激越悲壮,似冲锋的号角,如进军的战鼓,激励着无数炎黄子孙的勇气、斗志和信心,和着无数炎黄子孙心灵的节拍一起震颤。《义勇军进行曲》,一首战斗的歌、激昂的歌,一首前进的歌、胜利的歌,它吐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心声,是我们中国人民心中的一首永远的歌。请同学们起立,合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黄河大合唱》:民族精神的史诗
连接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每当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