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伸长
量计算与测定分析
一、理论伸长量计算
1、理论公式:
( 1)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JTJ041— 2000),钢绞线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如下:
PP L
L ①
力筋的工作长度和线型段落的划分。后张法钢绞线型既有直线又有曲线,由于不同线型区间的平均应力会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分段计算伸长值,然后累加。于是上式中:
L L1 L2 Li
AP EP
P 1 e kx
Li
Ppi Li
PP
②
kx
式中: 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曲线筋计算方法见②式;
——预应力筋的长度;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
2
(mm );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
N/mm2);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 N);
AP EP
Pp 值不是定值,而是克服了从张拉端至第 i —1 段的摩阻力后的剩余有效拉力值,所以表示成“ Ppi ”更为合适;(3)计算时也可采取应力计算方法,各点应力公式如下:
i 1e
i 1 kx i 1
i
各点平均应力公式为:
i 1 e
kxi
i
pi
kxi
i
各点伸长值计算公式为:
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 (m);
Li p
xi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
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 (rad);
i
E p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
系数。
( 2)计算理论伸长值,要先确定预应
2、根据规范中理论伸长值的公式,举例说明计算方法:
某后张预应 力连续箱梁,其 中 4*25 米联内既有单端张拉,也有两端张拉。箱梁中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 (Φ15.24),极限抗拉强
度 fp=1860Mpa , 锚 下 控 制 应 力 б0 =0.75fp=1395Mpa。 K 取 0.0015/m,μ=0.25。
( 1)单端张拉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计算:
预应力筋分布图( 1)
伸长值计算如下表:
分段
σ i
钢绞线长
切线角度
偏差系
摩阻系
kl+ μθ
σi+1
σ 平均
伸长值
编号
度 L(m)
θ(rad)
数 k
数 μ
L(mm)
AB
1395
1.021
0
0.0015
0.25
0.0015315
1392.865
1393.932
7.30
BC
1392.865
4.323
0.36652
0.0015
0.25
0.0981145
1262.695
1326.716
29.41
CD
1262.695
8.057
0
0.0015
0.25
0.0120855
1247.527
1255.096
51.86
DE
1247.527
2.902
0.244346
0.0015
0.25
0.0654395
1168.503
1207.584
17.97
EF
1168.503
1.72
0
0.0015
0.25
0.00258
1165.492
1166.997
10.29
FG
1165.492
2.902
0.244346
0.0015
0.25
0.0654395
1091.665
1128.176
16.79
GH
1091.665
2.942
0
0.0015
0.25
0.004413
1086.858
1089.26
16.43
HI
1086.858
3.181
0.2618
0.0015
0.25
0.0702215
1013.155
1049.575
17.12
IJ
1013.155
2.207
0
0.0015
0.25
0.0033105
1009.807
1011.48
11.45
伸长值
178.63
( 2)两端非对称张拉计算:
预应力筋分布图( 2)
伸长值计算如下表:
分段编号
σ i
钢绞线长
切线角度
偏差
摩阻
kl+ μθ
σ i+1
σ平均
伸长值
度 L(m)
θ (rad)
系数 k
系数 μ
L(mm)
AB
1395
1.306
0
0.0015
0.25
0.001959
1392.27
1393.6345
9.33
BC
1392.27
4.277
0.34907
0.0015
0.25
0.093683
1267.761
1329.0436
29.15
CD
1267.761
9.373
0
0.0015
0.25
0.0140595
1250.062
1258.8907
60.51
DE
1250.062
2.622
0.22689
0.0015
0.25
0.0606555
1176.492
1212.9052
16.31
EF
1176.492
2.49
0
0.0015
0.25
0.003735
1172.106
1174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